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陈璐 广州报道
AI换脸、数据泄露、黑客攻击……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问题推动网络安全产业进入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并重的新阶段。在2024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人工智能、量子加密等多领域“黑科技”纷纷涌现,聚焦网络安全产业现状与发展的网络安全创新创业投资专场活动也在同期举办。有专家表示,网络安全产业应该更加关注细分赛道,未来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需要设置市场规则,避免同质化竞争。
政策引领下的长期主义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调研数据分析显示,近三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总体保持增长态势,预计网络安全产业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
投资机构对网络安全产业判断如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表示,从投资视角看,网安产业属于长远周期、新兴领域。近年来,市场仍然保持着对网安行业的关注度,初创期、成熟期投资增加,对于成长期企业,投资机构更看中其自我造血能力。网络安全初创企业2015年之后进入投融资的活跃期,2021、2022年达到高峰。相较计算机软件行业,二级市场给予网络安全行业较高估值认可。
吴海分析,互联网已进入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的活跃期,产业数字化进程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产业数字化全程伴随着数字安全的要求,如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车路云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同步补齐安全能力。此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网络空间监管治理不断完善,带动了新的合规要求;与此同时,外部攻击威胁不断演进、向高价值流动,不同用户分层需要匹配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双轮驱动下,对网络安全的需求将更为强烈。
作为从创业阶段走来的业界代表,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也分享了他对长期主义理念的见解。他指出,企业要坚持长期主义,并具备足够耐力。无论在经营、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应紧扣国家战略,围绕企业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引领和长期主义的推动下,南沙正在加速成为网络安全产业的新高地。
9月10日,《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网络安全和数据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在网络安全创新创业投资专场活动上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企业到南沙开展网安业务最高可奖300万。11日,在网络安全标准与产业促进座谈会上,数安标准强基助力计划(DSEP)正式启动,广州市南沙区成为首个试点试验区,将在该计划的助力下提升数据安全能力水平,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技术创新是关键,细分赛道是重点
网络安全产业长期向好,身处其中的企业又该如何抓住机遇?
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何世平认为,网络安全企业不仅要具备技术实力,还必须深入理解业务,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数字化进程加速对网络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网安企业需要具备更强的复合能力。同时,企业应避免同质化竞争,精准定位自身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共赢的生态系统,才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
安全创客汇评委会主任陈华平指出,从投资角度来看,投资机构关注的是企业团队具备核心技术能力,同时也会关注细分赛道,评估产品能否在具体场景中解决问题,以及是否为高频刚需。
南财记者观察到,此次展会已有多个参会企业在网络安全细分赛道上亮出了“黑科技”。
在信息安全场景,中国联通推出了量子密话手机,集成了联通量子密信业务,内置国密算法的联通超级 SIM卡,在互联网中以密文形式传递信息,利用技术手段避免敏感消息外传,保障行业用户通信安全。
在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防护领域,广东主旋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昱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超融合安全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小快轻准”的网络安全服务。该平台可以自动识别企业网络资产状况,快速评估和梳理潜在暴露面及其影响范围,实现对企业IP资产、业务应用和风险监测等方面的安全管理与监控。
在AI赋能的网络安全场景下,天融信发布了专注于网络安全垂直领域的“天问大模型”,具备威胁分析调查、攻击原理解读、威胁情报增强和安全知识生成等多项功能。中国移动则推出了一套AI鉴伪系统,通过海量训练数据模拟诈骗分子使用AI换脸的过程,采用反向学习技术不断升级迭代反制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对伪造视频的鉴伪能力。
在汽车网络安全领域,极拓通过安卓虚拟机技术,实现应用与核心系统的物理和逻辑隔离,有效防止恶意软件攻击,解决车载安卓系统安装应用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该产品已在极氪多款汽车上成功实现量产应用。
防止同质化竞争,构建系统化布局
未来网络安全产业应该如何发展?吴海认为,要重视迭代、关注底层,同时还需要引导和优化外拓市场。网络安全产业是to B模式,市场发展不能一味求快,要避免同质化低价竞争。此外,政府侧也要引导好需求,保持合理的市场投入力度,设置规则,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构建起内外两个市场相结合的良好市场环境和行业生态。
广州市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总工程师曾剑锋在接受南财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事物发展迅速,但立法过程相对较慢,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隐患制定场景化的法规要求。国家也在不断出台新的规范和要求,以应对这些快速变化的情况。
曾剑锋进一步指出,网络安全产业应从传统的“点状”思维转向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模式。“数据流到哪里,安全风险就在哪里,责任也就在哪里。”他认为,这要求网络安全企业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不仅要贴近用户需求进行规划,更要提供体系化的安全解决方案,以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