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实习生 徐诗妍 上海报道
互联网行业最早出海的那一批公司,开始进入收获期。
近日,美图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欣鸿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分享了关于全球化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策略,“我们觉得最好的全球化就是做好本地化,这也促使我们在关键的全球地区设立新的办公室,以推动团队更深刻地洞察当地用户的需求。”
此前,美图公司发布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美图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80.3%,净利润2.7亿元。全球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4.3%,达到2.6亿的规模,非中国内地的月活用户数占整体月活用户的33%。
在AI热潮下,无论是工具类应用还是平台,都对AI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从素材制作到日常运营,甚至是短视频创作,都充分利用了 AI 技术,这种趋势也正在跨行业蔓延,深刻影响着每一个领域。AI在语言学习,视频软件等领域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将 AI 融入核心业务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利用AI积极走出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又极具战略意义的任务。
以下为对话实录:
21世纪:2024年上半年,美图中国内地以外月活跃用户数已经增长了15%,这些用户来自于全球的哪些区域?在这些区域有哪些特别的战略?
吴欣鸿:主要的侧重点还是欧美和东南亚。从共性到个性,不同国家存在审美文化的差异,比如亚洲大多用户在拍照上比较偏向美颜美白,但欧美的用户倾向于自然原生,所以产品效果逐渐更加多元化,再加上AI技术的助力,我们记住用户个性化的审美偏好,更好地服务他们。
21世纪:在出海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运营经验?
吴欣鸿:短视频会作为我们产品全球化营销的重要载体,另外我们更重视在地化运营。比如洞察不同国家的节假日这些运营节点,提前做好运营策划等等。我们原来的产品思路是先把中国市场做好再走出去,但是现在我们要全球同步抓,比如一些推出没多久的产品,也要马上进行全球化适配,先占领全球用户的心智。
最后,在全球化的路径上我们会重视品牌影响力的打造,目前主要是通过成式AI相关的爆款产品来构筑品牌影响力。另外,我们也会推出一些只针对中国内地以外市场的影像新产品,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上线生产力工具。
21世纪:你如何看待订阅模式的成长性和持续性?目前,美图渗透率已经超过4%,公司对于理想的渗透率有没有评估?
吴欣鸿:在过去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我们订阅的增长一直在比较稳定地提升,再往前看,比较早期出海的产品比如Airbrush,订阅率已经超过了15%。这个业务的逻辑是,只要你能够有一次机会,让用户发现有一个功能需要购买,买完之后只要你持续给他创造价值,他就会留下来,并且继续付费。
至于理想的订阅渗透率,我们之前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生活场景可以做到10%,在生产力场景可以做到比这个更高。
21世纪:海外用户对于订阅的习惯是怎样的?
吴欣鸿:美图的产品目前已经覆盖195个国家及地区,看下来海外地区的用户付费意愿更高。
21世纪:很多AI企业面临“造血”难题,美图如何平衡投入和产出?
吴欣鸿:从大模型支撑业务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国内确实很少看到商业化更好的公司。经历了一年多探索,我们也发现通用大模型并不是我们能够做好的,所以慢慢把模型的训练目标转向一些特定的功能需求,比如特定的视觉效果,进行更深度的研发支持。
另外,我们对合作保持极大开放度,目前大模型的发展策略是“外采与自研”并行。如果有现成的API可用的话,我们会考虑接入,还要强调能力的复用。由此,避免每个产品需要做过多的定制式开发。
生产力工具可能不会像生活场景产品一样,踩中某个用户需求爆点就带动产品像病毒式的快速传播,它的成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沉淀,但我们会坚持这个方向。
21世纪:AI公司盈利已经成为行业的难题,美图在商业化方面如何突破?
吴欣鸿:美图在两个时代红利中获得了很好的增长,第一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第二是生成式AI的红利。我们从2018年就开始探索VIP订阅的商业模式,在广告业务可能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寻求突破。而在AI方面,从我们2010年成立AI研究院开始,目前美图产品的AI含量已经达到87%以上。这也是我们持续盈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