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交易额2000亿元大市场:教育部三个“超常规”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024年09月20日 15: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近日,一项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剑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难题的重大举措落地——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下简称“区域中心”)。

据报道,目前已有20所左右高校参与区域中心建设。南京、苏州作为两个核心承载区,首批确定了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不久前闭幕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9月14日,江苏省委书记、省长专门赴京,参加区域中心启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启动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说,要探索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办法和清晰路径。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江苏将举全省之力强化服务保障、落实重点事项、深化制度创新。

建设区域中心,是一次超常规汇聚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的尝试。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教育部希望通过超常规的资源投入、超常规的政策激励、超常规的联动机制,切实把区域中心建出实效,建成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金字招牌”。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开展几十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症结何在?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如何破题?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达2000亿元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开展多年,取得了丰富成果。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高校纷纷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进入新世纪,各高校纷纷在原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基础上,成立技术转移中心。 

2001年9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通知,认定基础比较好、科技力量比较强、科研成果比较多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6所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高等教育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和科技成果的“富矿”。

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介绍,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

该《年度报告》还介绍,高校院所实施的转化项目数量也较快增长,以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项数,由2019年的43.3万项增长到2023年的64万项。

南京一所本科高校科技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高校内设机构、高校全资子公司、高校与政府(园区)共建。

“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是便于高校的统一管理,缺点是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对市场需求不明确,转让绩效不高。”该工作人员说,“第三种模式能够聚集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的三方需求,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高校重视。”

上述《年度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1038家高校院所成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转移机构。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数量达到19574家。

这些机构和平台不断吸纳聚合各方资源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五大问题

虽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所提升,但仍然有很多科技成果“沉睡”在实验室,得不到市场化、产业化应用。其中的症结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

在区域中心启动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要解决高校科技成果‘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五大问题。”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脱节、“不能转”问题,要聚焦战略产业需求,加强需求牵引、目标导向的科研选题,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建立“企业出题、协同答题”的科研攻关模式,吸引最具创新活力的科研团队和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入驻区域中心,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

针对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不好转”问题,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公共转化平台,加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搭建全国高校共建、共管、共享的“一站式”公共转化平台,形成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到小批量试生产“全链条”服务能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过程、全周期服务。

针对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专业化能力不足、“不会转”问题,要组建成果转化专业运营团队,打造技术经理人培训、培养体系,强化服务保障和政策激励。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创教育,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牵引,在实践实干中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针对各方重视程度不够、“不愿转”问题,要发挥评价“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定期对区域中心建设成效和参建高校在区域中心成果转化成效进行评价。遴选并发布相关领域“高校转化典型案例”。

针对现有制度瓶颈、“不敢转”问题,要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资产管理改革,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等,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如何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

2024年年初,国家大学科技园转由教育部牵头管理。教育部以此为契机,提出以区域中心为枢纽、国家大学科技园为节点的“中心+节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总体设想。

今年1月,教育部提出要在部分地区试点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并支持江苏先行先试。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分别进行了部署。目前已实现了教育部“三到位一保障”(政策、资金、物理空间到位,评价制度有保障)的要求。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首先是高校要洞悉企业需求。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认为,高校要基于自身办学基础与办学特色,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科技成果源头供给,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今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门就加快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推广转化工作有关事项发布通知,要求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专利高质量创造和转化运用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完善专利转化运用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要加强政策激励,深化与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其次是企业要积极联系高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科技成果只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由科技创新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应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制,政府重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

“大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很多都有自己的研发部门,真正需要外部技术支持的其实主要是中小企业,可是中小企业因为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等不了一项技术长期不落地,更承受不了研发失败带来的损失,更倾向于转化可以直接变现的技术。而高校科研人员更关心成果的科技含量,技术的投入产出比往往不是首要考虑因素,导致企业和高校很难达成统一。”上述南京一所本科高校科技处工作人员说。

这就需要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据介绍,在区域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中,教育部组织遴选优势高校,超常规汇聚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地方政府为高校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搭建“一站式”“全链条”面向全国高校开放共享的公共转化平台,并提供科技金融和专业化服务。

据悉,区域中心首批确定了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每个产业方向组建不低于200人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运营团队。

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阙明坤认为,政府可通过给予企业一定的财税优惠政策,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集聚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多方利益,以法治促进科技成果更好转化。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