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赌什么?
听筒Tech(tingtongtech)原创文 | 小 听
编 | 饶 言
永辉超市又迎来了新的“救世主”。
9月23日晚间,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以63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其中包括原股东牛奶有限公司持有的21.08%、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持有的4.05%和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4.27%的永辉超市股份。
这是名创优品自上市以来的首笔收购事项,此次交易完成后,名创优品预计将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进一步扩大线下零售版图。
消息一出,旋即引发零售业震动,不少声音直呼“看不懂”。
一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便对《听筒Tech(ID:Tingtongtech)》直言,尽管名创优品表示,收购后永辉超市不会并表,但目前来看,这笔收购确实如市场而言,是一场“豪赌”。
“截至今年6月末,名创优品的现金余额只有62.33亿元,而这笔收购花了62.7亿元,相当于‘掏空家底’买了一个未知。”
这笔看不懂的交易在资本市场同样引发不小的反应。
9月23日晚公告后,名创优品美股便爆跌。9月24日,名创优品接力下跌。虽然随后有所回升,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名创优品的投资人仍纷纷表示,“不知道名创优品要干什么。”
知名投行Jefferies甚至连夜下调了名创优品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并将公司美股目标从31.86美元,大幅下调50%至14.91美元,港股目标价同样从61.9港元,下调至29.1港元。
在该投行分析师看来,这笔交易将消耗名创优品目前大部分的净现金。
摩根大通同样下调了名创优品的评级,并将H股的目标价下调44%至29港元。
素有“小商品帝国”之称的名创优品为何要跳出舒适圈,豪掷60亿去收购深处亏损困境的永辉超市?
-01-
“少女”救“老妇”?
在业界看来,名创优品与永辉超市,显然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上述证券分析师便笑言,“如果说名创优品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那永辉超市便是位‘迟暮的老妇’。从模式和市场表现来看,如果不是此次收购,外界很难将两者联系到一起。”
在社交平台,亦有网友表示,“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收购超市干嘛。”
来源:东方财富名创优品吧 《听筒Tech》截图
很显然,这些观点并不是无稽之谈。
对于外界而言,以“年轻人都爱逛”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为定位的名创优品,集时尚与潮流于一身,俘虏了不少年轻消费者,近年来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
自2015年启动全球化战略以来,在海外市场,名创优品更是大杀四方,短短几年时间里,足迹遍布111个国家,新增门店2000多家,覆盖了纽约、洛杉矶、巴黎、伦敦、迪拜、悉尼、新加坡等全球知名城市核心商圈。
随着市场的迅速铺就,名创优品在资本市场也如鱼得水。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在纽交所敲钟上市;2022年7月13日,又正式登陆港交所,实现双重上市。
上市以来,名创优品的业绩有目共睹。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名创优品营收同比增长25%至77.6亿元,毛利率43.7%,较去年同期上升4.1个百分点。
其中,来自内地的收入为50.27亿元,同比增长17.2%;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为27.32亿元,同比增长42.6%,海外增速明显高于国内,公司经调整后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8%。
作为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的身家也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3年,叶国富的身家已达340亿,一跃上升了400多名,成为全球最有钱的“全球IP联名集合店”老板。
与名创优品相比,成立已经20余年的永辉超市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不得不承认,和名创优品一样,永辉超市有过风华正茂的时光,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超市,是国内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
二十一世纪初,在大多数超市都还拘泥于传统日用商品之时,永辉超市却另辟蹊径,以“生鲜超市”为定位,主打新鲜蔬果、肉类和海鲜,凭借这一差异化路径,永辉超市也很快打开了市场,在国内商超界一枝独秀成长为行业标杆,在2010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
上市后,头顶“生鲜第一股”的永辉超市一路开挂,在此后十年里疯狂扩张,门店数量迅速突破1000家大关,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一时间可谓是风光无两。
情况从2020年开始急转直下,盲目的扩张,导致永辉部分门店选址失败,效益极差,稀薄的客流和营收根本支撑不起高昂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供应链、仓储、物流配送等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经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永辉许多门店陷入长期亏损。
与此同时,电商、社区团购的快速崛起也对传统大卖场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裹挟其中的永辉超市日子也日益艰难。
尤其是最近几年,永辉超市的问题进一步棘手。
公司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永辉超市陷入三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亿元、-27.63亿元、-13.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8.33亿元、-25.65亿元、-19.76亿元。
短短3年时间,永辉超市累计预亏损88.35亿元,相当于抹平了6年积累的利润,门店数量也锐减了400多家,过去十年的扩张成果几乎付诸东流。
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的颓势也并未止住。
根据公司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377.79亿元,同比下降10.11%;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26.34%;扣非净利润2986.25万元,同比下降69.94%;综合毛利率为21.58%,同比下降0.41%。
为走出泥潭,永辉超市也在进行多元化尝试,积极开拓线上业务,但从结果来看并不理想。
如今积重难返的永辉超市不得不断臂求生,靠着变卖家产来维持现金流。
而曾经在高位增持力挺永辉超市的京东也在选择割席离场,在去年几度减持,目前京东对永辉超市持股比例已不足3%。
-02-
名创优品在赌什么?
名创优品为何要在公司步入发展高速道之际跳出舒适圈,去收购包袱重重的永辉超市?毕竟62.7亿元的交易款并非一个小数目,与名创优品目前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几乎相当,还高出了一点。
答案或许是看好胖东来模式。
在9月23日晚关于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的电话会上,叶国富豪不吝于表达对胖东来模式的赞美,甚至给出了“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这一结论。
叶国富表示,过去十几年,自己走遍了全球,在看过各种各样的零售业态和模式之后,发现胖东来模式是比Costco、山姆和Trader Joe’s更优秀的零售模式。
胖东来调改后永辉门店业绩的显著提升,也撑起了叶国富对胖东来模式巨大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业绩萎靡的永辉超市开始向胖东来取经,意欲通过复制胖东来模式来帮助自己重获新生,不仅在郑州开出了胖东来调改店,还在全国推行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全面效仿胖东来的商品结构、功能区打造和服务支持等。
经过一段时间爆改,永辉几家调改门店的营业额和客流量都有了显著改善。
根据永辉方面报道,首家经胖东来调改的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在恢复营业后,首日销售额达188万元,约为调改之前平均日销的13.9倍;当日客流超1.2万人,约为调改之前日均客流的5.3倍。
首家自主调改学习胖东来门店永辉超市陕西西安中贸广场店开业当天,门店客流超1.4万人,首日销售额达151.43万元。该店此前日均销售额约为20万元,日均客流3000人左右。
同样,自主学习调改的永辉超市福州门店,首日营业额为110万元,日均营业额是调改前的6倍,客流量是此前的6.5倍。
直观的数据让叶国富对永辉超市的调改前景信心十足。除此之外,永辉超市所积累的渠道优势,也是叶国富愿意豪掷63亿元接手永辉超市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目前永辉超市在全国拥有838家门店,覆盖29个省份472个城市,其中有很多门店占据了优质点位,而名创优品在其中约一半的门店附近有协同机会。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所具备的自有品牌供应链优势,能够很好补足永辉超市在自有品牌上的弱势,帮助其完成供应链改造加速实现品牌的差异化,进而提升其毛利率和市场竞争力。
而名创优品则可借助永辉超市约850家门店体系及供应链,进一步提升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成本优化,提高公司资本回报。
若从投资视角来看,根据张靖京的表述,永辉超市目前的估值具有吸引力,投资成本的溢价低,安全边际较高,现在名创优品投资永辉超市,刚好是“时机已到”。
叶国富自己也表示,永辉超市现在的价格是最低点,“请相信我的眼光。”
在社交平台,亦有网友表示,名创优品相当于“抄了永辉超市的底”,两者模式并肩后,名创优品有机会迎来新的增长空间。
而抛售永辉超市的京东则在回应媒体时表示,看好未来永辉超市与名创优品的协同发展。
-03-
市场看不懂的信心
但对于叶国富的信心,资本市场似乎更多的声音是“看不懂,也不看好”。
北京时间9月23日晚,名创优品美股开盘后便股价闪崩,一度跳水近20%,市值一度蒸发超70亿元。
截至北京时间9月25日,名创优品美股报收13.40美元,为近期的最低水平。
图:名创优品的美股走势
来源:老虎证券 《听筒Tech》截图
港股也没给名创优品好脸色。9月24日,名创优品港股盘中一度跌超37%,截至收盘股价下跌23.86%,市值缩水近百亿港元,而永辉超市却一字涨停。
资本市场给出这样的反应,也并不奇怪。
不可否认,备受叶国富推崇的胖东来模式有其优越性,但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胖东来模式到底能救永辉多少,能否兑现叶国富的期待修复业绩甚至于实现盈利,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作为超市,胖东来在布局上存在很强的地域限制性。
长期被调侃“走不出河南”的胖东来,实际上连郑州都没有走出,目前全国门店仅13家,11家在许昌,2家在新乡,一个是四线城市,一个是三线城市。
而永辉超市目前在全国拥有838家门店,覆盖29个省份472个城市,其中一线城市门店占比约为10%,新一线及二线城市门店占比约60%,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约30%。
从门店规模、地域分布和城市等级来看,胖东来与永辉超市体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其积累的经验能否帮助永辉超市面临的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管理难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仅凭现有稀薄的调改样本数量及持续的时长,就得出“胖东来能救永辉”的结论还为时尚早。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带来的新消费潮涌之下,线上渠道、社区团购及消费者习惯改变等影响,传统超商大卖场的处境本就已经日益艰难,而近年来宏观经济承压下的消费信心不足,无疑又让它们更加雪上加霜。
比如,在最近12家超市上市企业披露的半年报中,只有家家悦、红旗连锁等5家出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余7家全部出现同比下滑。
净利润方面,永辉超市、家家悦、中百集团、京客隆、利群股份、三江购物都出现同比下降。其中中百集团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滑了614.42%。
与此同时,联华超市、中百集团、京客隆、步步高、人人乐等5家出现亏损。
对于外界的看不懂,叶国富似乎并不以为意。
公告发布后,叶国富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状态——“大家看不懂就对了,如果都看得懂我就没有机会了”。
叶国富表示,“希望大家给点耐心,希望大家相信我的眼光,我是一个不仅在中国看,还在全球看零售业的人,别的地方我会做错,但在零售这一块,我绝对不会做错的。”
叶国富确实在零售界趟出了一条“十元小饰品”走天下的路子,也成为近年来出色的出海消费品牌之一。
但收购永辉超市,怎么看都是一场孤勇者的豪赌。这是不是一个前瞻者的谋略,只能说还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
(头图来自《听筒Tech》拍摄。)
(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建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