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雷椰 北京报道
自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的绿色低碳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下一步,产业如何持续发展成为市场关注的重要话题。
9月28日,2024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京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演讲中表示,自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历经四年的实践,绿色低碳产业的迅速崛起是超乎预期的。“当前,我们有立足创新路径、依托市场化发展等经验,但同时还需应对预期不确定、供过于求等难题。”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图源:官方)
刘世锦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的绿色转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经验:
第一,政府提出明确承诺,形成长期预期。稳预期很重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政府一定要有战略目标。有观点预计,到206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将从目前的大约20%提高到80%—90%。
第二,“双碳”战略立足于创新。应对气候变化有两个路径,一是维持原有生产体系,通过减少投入等减碳;二是采用低碳、零碳甚至负碳的内生绿色技术。中国近几年立足创新,从第一种路径向第二种路径转变。过去很多人担心减碳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若采取第一种路径,确实会影响。若转向以创新为基础的投资,则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创新重塑了降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第三,“双碳”战略依托市场的力量,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参与。绿色低碳产业近年发展迅速,民营企业贡献很大。中国具备一系列有利条件,包括超大规模的市场、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先进的技术,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展现出极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成了当前这一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刘世锦指出,面对挑战,“双碳”发展要建立长期预期。若目标动摇,已投入的研发、市场推广等或将付诸东流,应对气候变化,需保持战略定力。
刘世锦还指出,新能源领域面临供过于求的问题,需要扩大内需。
“怎么扩大内需?还是要发挥政府作用,把‘双碳’目标量化,并落实到省、市、县,甚至各个企业。这几年,我们提了总的目标,但是量化的具体目标并没有落地。具体目标必须落地,而且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此外,中国产能有一部分还要出海,要统筹国内国际市场,把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工作做好。”刘世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