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韩利明 上海报道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从跨国制药巨头(MNC)到新兴的生物制药企业,都面临着市场发展的挑战。根据BioSpace的统计,今年前九个月,生物制药行业的裁员人数已超过1.4万个职位,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万个有显著增长。
中国的创新药行业同样处于这一调整周期之中。由于IPO市场收紧,一级市场的“资本寒冬”对研发型生物制药企业的现金流造成了巨大影响。许多企业为了应对资金压力,选择与大型制药公司(BigPharma)合作,通过许可协议和资产出售来增强资金储备。同时,拥有资金优势的大型制药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收购和并购,以扩大其新产品管线。
这种并购趋势是否会持续?中国的众多创新药企能否脱颖而出,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在确保生存之后,中国创新药企又将如何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对此,VentureBlick(万创普利)的创始人兼CEO李希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医疗保健公司在融资和上市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生物医药领域,投资热情高涨,但可能缺乏足够的理性,导致投资回报率有限。目前,政府和一些基金经理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通过收紧IPO和融资条件来挤出泡沫。
“然而,这并非全然是坏事。从全球视角来看,美国和韩国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识别真正有潜力企业的机会。尽管中国市场庞大,但它在全球生物产业中仅占6.7%的份额。随着中国资本变得更加理性和有选择性,这将促使他们寻找国内外的优质投资机会,并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李希烈认为,医药市场的“寒冬”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春天的到来不会太远。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但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将会生存下来。
破局投融资遇冷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活动和IPO数量均有所减少。全球Biotech公司的高估值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咨询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药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21起,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80.73亿元。尽管“资本寒冬”的影响仍在持续,但投资者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热情并未完全消退。过去几年,投资者几乎盲目地将资金投入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领域,期望获得高额回报,却未经过深思熟虑。
然而,随着对成功机会有限性的认识加深,投资者变得更加审慎。政府也开始介入,提高了有潜力的公司上市的门槛。尽管如此,创新药的吸引力依然强劲,核酸药物、基因疗法、偶联疗法和多肽等领域的融资热度依然高涨。
《Nature Biotechnology》最近发表的一篇专题文章分析指出,尽管今年Biotech的IPO数量仍然较少,但筹资总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和2023年的总体水平。此外,尽管Biotech的融资轮次减少,但单轮融资金额增加,投资者更倾向于具有明确临床差异化证据的后期项目,资金正向减重、自免、神经精神等热门领域的临床阶段公司集中。
文章还强调,随着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从仿制走向创新,本土创新药企的资产质量正在提高。与美国同类资产相比,中国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这对寻求投资的西方投资者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
李希烈在谈及当前中国医药市场环境时指出,从历史角度看,美国、韩国等经济体在赶超前人时,都经历了模仿、抄袭,最终实现超越的过程。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正处在赶超过程中,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发展迅猛。同时,中国拥有庞大的本土市场,技术和想法在落地时能够快速获得商业反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离赶超世界已经不远。
目前,在许多行业中,中国产品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医院里,尤其是大型医院,过去大部分产品都是进口的,中国产品很少被看作是先进的。但现在,进口产品和本土产品各占半壁江山。“唯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如何从政策和大环境上更好地支持创新企业,特别是医疗创新企业。政策的支持对于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李希烈认为,特别是现阶段,“创新”“高质量”“出海”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国家也陆续出台利好政策支持,但实际落地的举措有限,需要政府推出一些更实在的举措让更多的企业受益。
瞄准美国市场?
“出海”已经成为众多本土药企拓展市场份额的关键战略之一,这一策略也帮助本土药企实现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以百济神州为例,作为本土药企“出海”的佼佼者,该公司最近宣布,其产品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已在美国正式商业化上市,用于治疗那些在系统化疗(不包括PD-1/L1抑制剂)后仍无法切除或已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成年患者。
根据百济神州公布的信息,替雷利珠单抗的定价比其他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PD-1疗法低10%,预计平均批发采购价为每月15075美元(约合10.63万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其他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PD-1疗法包括默沙东的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和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纳武利尤单抗,俗称“O药”)。K药100mg/4ml规格在美国的售价为4800美元(约合3.3万元人民币),而O药240mg规格的定价大约为6500美元(约合4.6万元人民币)。
因此,同等规格的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4320美元(约合3.05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替雷利珠单抗在中国国内上市之初的价格为10688元人民币/100mg;经过医保谈判后,现价调整为1253.53元人民币/支,医保支付后仅需约376元人民币/支。这意味着,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是其国内售价的20倍。
这一情况促使许多本土药企在选择“出海”目的地时,优先考虑美国市场。然而,李希烈指出,尽管国内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更倾向于进入美国市场,但地缘政治的影响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不可忽视的挑战。东南亚、非洲等市场虽然潜力有限,且每个国家的市场准入法规各异,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中等发达国家可供选择,这些国家不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而且在定价上也具有优势。
同时,本土药企在“出海”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李希烈看来,首先,必须重视患者数据共享问题,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国内患者数据的共享存在严重限制;其次,本土企业对“出海”的认识仍有差距,尽管国内部分医疗大型设备技术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但许多企业仍专注于国内市场,缺乏走向国际的自信;此外,对于那些尝试“出海”的企业来说,缺乏系统的布局和规划,医疗产品除了获得准入外,还需关注定价、应用落地和长期服务等问题,并非仅依赖经销商就能实现海外销售。
“对于那些希望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但并非所有公司都能承受这样的成本,且一旦进入,失败后的退出也极为困难。特别是对于缺乏出海经验的企业,可以优先考虑中等收入国家的市场,积累经验后再向发达国家市场扩展。”李希烈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大型公司将收购知名的跨国医疗制药公司。在此之前,中国企业需要更有系统地走向全球。
稳步“出海”有多难?
观察当前市场状况,不难发现众多本土创新药企正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且选择的发展方向各异。
在国际化战略上,2023年以来,license-out模式已演变为我国医药行业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一趋势得益于近年来国产创新药资产价值获得国际药企的广泛认可,如GSK、诺华、BMS、罗氏、默克等。这些跨国药企所收购的海外权益涵盖了化学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等多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license-out交易已不再仅限于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生物科技巨头。今年,“NewCo”模式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另一种创新的国际化路径。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四家本土企业采取了“NewCo模式”出海,包括嘉和生物、恒瑞医药、康诺亚、领康生物等。
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NewCo模式相当于将技术作为投资,与境外投资者合作,这些投资者可能是大型私募股权(PE)公司,随后在海外成立一家新公司,将技术投入其中,投资者则投入资金。首付款可能不会像传统授权许可那样高,但投资者将获得部分股份。在这种模式下,外部投资者还会带来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人才,协助企业运营。
通常,采用NewCo模式,在实践中,本土企业会将少量金额授权给新的主体,而新主体则由公司和外部投资人共同持有。在产品开发阶段,公司会尝试与其他战略性项目合作。这种模式对原企业可能产生重大影响,部分现金回流后,可以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并确保在技术改进中保持一定的发言权。同时,这也为企业在未来潜在收益中提供了更多参与机会的可能性。
尽管与授权许可相比,“NewCo”模式的初期回报可能更为可观,但对授权技术的企业而言,其整体收益可能相对较低。同时,如果企业过度依赖授权许可,一旦遭遇大型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它们可能停止对该领域的投资。因此,与传统授权许可相比,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效率可能更高。
然而,“出海”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李希烈认为,无论采用哪种“出海”模式,缺乏耐心都难以取得成功。他常常见到企业急于求成,期望迅速将产品销售出去,迫切寻求海外业务的拓展,希望有公司能迅速购买。然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时间去铺垫和准备。
“他人的认可比自我感觉良好更为重要。认知不应仅限于自我,而应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我们经常发现中国客户在这一过程中陷入困境。他们拥有众多产品和市场选择,却往往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出海’,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详尽的准备。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公司不愿意做这些准备工作,他们更倾向于先尝试,不行再撤回。这种不愿逐步进行的态度,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李希烈如是说。
持续保持创新动力
随着众多本土药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自2023年末以来,美国《生物安全法》草案引发的争议不断,为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业界有声音担忧,若该法案最终成为法律,将对中国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构成重大打击,特别是对那些正在“出海”征程中的药企而言,这可能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面对多重困境,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如何优雅地撤退。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的创新药企也卷入了收购的浪潮中。1月5日,诺华宣布收购信瑞诺医药;3月,美国上市药企Nuvation Bio宣布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葆元医药;9月30日,罗氏旗下基因泰克与锐格医药达成协议,以8.5亿美元的预付款现金及其他潜在里程碑付款收购锐格医药的下一代CDK抑制剂产品组合,创下国产分子对外授权的首付款记录,上一次记录由百利天恒双抗ADC BL-B01D1授权给BMS创造(8亿美元)。
本土生物科技企业也迎来了大型并购案。10月7日,嘉和生物发布公告,宣布与亿腾医药订立合并协议,通过合并方式收购亿腾医药,并将公司名称由“嘉和生物药业(开曼)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亿腾嘉和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行业权威咨询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跨国制药企业对中国本土创新药企的收购热潮持续升温,多起大手笔交易接连涌现。众多跨国药企将目光投向本土优质资产,积极寻求资源整合的机会,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药企就创新药达成了31项不同类型的授权合作。从合作药物的研发阶段来看,2期临床前的药物占33%;2/3期临床阶段的药物占39%;此外,还有4款已获批上市的药物。
跨国药企通过收购与合作获取新技术与产品,已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过去,企业采取这种策略主要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通过收购来打击他们,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竞争对手没有存在的必要。但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干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求并消灭竞争对手,支付过高的价格来终结他们。但现在,技术可以来自世界各地。因此,他们现在真正寻求的是创新,包括来自中国、韩国、以色列、爱尔兰等国家。所以他们现在寻找的是真正的创新。这也可能是双向的。在李希烈看来,中国的大型企业正在投入大量资金。他们应该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创新,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国。
究竟哪些项目后续会备受巨头青睐?李希烈认为,一方面,国内药物研发赛道过于拥挤,资金更多地投向肿瘤等热门领域。但实际上,中国拥有庞大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需求方和支付群体庞大,药企不应忽视这一市场机会而将目光聚焦在高价低值的肿瘤治疗等;另一方面,在跨国药企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并购或技术引进等合作,但国内药企在这方面相对缺乏。因此,国内药企应该在早期阶段向国际市场开放投资和临床案例,以带来更多的技术融合,而不仅仅是试图在之后将其出售。
“任何物美价廉的创新都是好的交易。但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他们通常会寻找那些特别的创新,即那些能够补充他们现有技术、机制模式或行动方案的特定部分。他们通常寻找的是这些特定部分,而不是一些全新领域的技术突破。他们仍然倾向于保留他们已经花了很多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而不是摈弃他们之前的努力完全另辟蹊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他们会寻找能够帮助他们加强优势的特定技术或产品。”李希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