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ETS大中华区总裁王梦妍: AI推动语言测评转型全方位素养测评

2024年10月23日 17: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今年是托福考试诞生的第六十年。1981年,托福考试进入中国,陪伴几代人见证了中国的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

2000年后,自费出国留学潮起,国内参加托福考试的人数随之暴涨。目前,托福考试在国内的考点超过100个,覆盖约30个省份。在全球,每年参加托福考试的考生超过百万人次,有1.3万多所高校承认托福考试成绩。

不过,家喻户晓的托福考试正在经受挑战。全球来看,留学和语言测评市场的增长趋于稳定,短期内难有较大的增量。同时,语言测评市场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除托福考试外,其他考试也在试图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改革和转型,是托福考试的组织方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以下简称ETS)的应对策略。

2023年7月,托福考试对考试时长、写作题型等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至今已满一周年。今年4月,ETS调整定位为教育和人才解决方案提供机构,在传统的测评服务之外,探索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服务。

近日,ETS大中华区总裁王梦妍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介绍了ETS如何适应标准化考试和国际化人才发展趋势,推出托福和GRE考试的改革,以提供更好的考试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考试效率、支持学习者能力测评与提升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ETS中国打造国际教育生态与平台,从而助力国际教育交流与人才培养的思路等。

ETS大中华区总裁王梦妍 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出国留学持续回暖,教育国际交流频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我国将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如何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ETS创设全球通行的标准化考试,依托测评集聚国际教育共同体等经验,对于我国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当有镜鉴价值。

托福改革优化考生体验

《21世纪》:从2023年7月起,托福考试进行了改革,请介绍一下改革的初衷和一年来取得的效果。

王梦妍:为了优化考生体验,顺应标准化考试和国际化人才发展趋势,托福考试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精简考试流程说明与操作导引;取消独立写作试题,替换为更为简练的全新写作题型“学术讨论写作”;缩短阅读部分考试时长;取消所有不计分的加试题等。

截至目前,考生反馈非常积极。以前约4个小时的考试,对考生的体力和注意力是很大的挑战。改革之后考试时长缩短至2个小时以内,有效地提升了考生的考试体验。写作的题型改为“学术讨论写作”,模仿课堂讨论的场景,也符合当前场景化、实用性的命题趋势。

ETS一直以来致力于不断地优化考试体验。在去年推出托福和GRE考试改革之前,ETS还在全球主流语言测试中首个实行了阅读和听力部分即时出分,并于2019年推出了个人最佳成绩机制,从而帮助考生更高效地备考和准备院校申请。

《21世纪》:近年来,国内赴美留学人数增长放缓,语言测评市场竞争激烈,从用户增长的角度,ETS怎样应对挑战?

王梦妍:对不同考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度,考生和家长确实存在一些固有认知。如何打破这些固有认知,让考生和家长对于托福考试的认可度有更好的了解,是我们努力在做的工作。目前全球认可托福考试成绩的院校超过1.3万所,是所有英语语言考试里最多的。我们和一些英国高校展开合作,请这些高校的招生官们向考生介绍托福考试在英国院校的认可情况。现在通过托福考试去英国留学的考生人数在稳定增长。

语言考试行业的竞争确实很激烈。参加语言考试的人数和整个留学群体人数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国内每年出国留学人数约70万人,如果留学人数不增长,参加语言考试的人数很难实现大的增长。全球来看,留学也已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市场,甚至可以说已进入一个存量市场。

但对于ETS这样的教育和人才解决方案提供机构来说,仍有很大的可作为的空间。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吸引和服务更多的考生;另一方面,要为高校提供支持,提升英语教师能力,联合语言培训机构和留学机构,做好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桥梁,从而在语言考试行业实现差异化服务。

《21世纪》:从语言考试的变化,能看到出国留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王梦妍:ETS成立于1947年,最初是为了服务美国对人才选拔的需求,由几所高校牵头成立的一个非营利组织。ETS及其组织的各种标准化考试和测评产品,成为服务人才流动和发展的工具。语言考试是一个小的切口,但作为全球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和条件,可以管中窥豹,看到留学的趋势。

中国是ETS最重要的海外市场,是全球托福考生人数最多、GRE考生人数第三的国家。这与中国的经济对外开放,中国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直接相关。从托福考生的流动,能看出国际人才的流动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托福考生去往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以及采取多国联申、英美双申的策略。ETS在全球的广泛认可能够帮助考生同时申请心仪的多个留学目的地国家的院校,拥有更多选择。此外,中国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推动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所以未来会有更多中国与世界的人才双向交流。作为教育和人才解决方案提供机构,ETS会继续在国际人才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

AI时代的确定与不确定

《21世纪》:语言能力正在被AI所掌握,你认为AI会给标准化的语言考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王梦妍: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数字化技术驱动的行业变革,AI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考生来说,AI技术可以帮助提供个性化反馈和建议。例如,考生在数字化平台上练习,AI对考生进行自动测评,识别考生知识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推送视频、课程、题目等资源,制定个性化备考计划,并对备考进度进行追踪。对于机构来说,AI可以辅助研制考试模拟题以及备考资料,辅助考试评分等。我认为在高利害考试中,AI可以为考试组织方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但短期内尚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两者必须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教育和测评效果。

对于测评机构来说,AI技术发展所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如何定位测评的整体价值和目标。有了AI技术,我们不仅仅可以对语言能力进行测评,还可以对个人能力和潜力开展全方位测评。因此,测评机构可以将标准化考试从面向单一人群,变为覆盖从小学生到成人的一整套考试家族,利用AI分析海量的考试数据,不断改进考试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能力提升。

《21世纪》:AI时代,对人才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王梦妍:AI对职场重复性、繁琐性工作的替代性越来越突出,并且让人的能力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人才的终身学习和软技能就变得更加重要。ETS最近发布的《2024人才教育与发展报告》(2024 Human Progress Report)对全球17个国家的1.7万多名受访者调查后发现,88%的受访者认可自己是一名终身学习者,认为终身学习对于个人福祉至关重要。AI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它既是传统技能的颠覆者,也是新技能和新学习体验的推动者。在可预见的未来,不管AI如何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批判性思维和领导能力、道德义务和责任感等人类软技能都是很难被替代的。对教育系统来说,培养学生软技能比提高学业成绩更为重要。

这些变化也对未来的留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留学生要放平心态,留学改变人生可能不会再发生在所有人身上。海外学历或许能够在初入职场时提供帮助,但此后的发展还是要靠个人的综合素养。这种形势下,国际教育机构不能仅关注把学生送出国,而是要把服务从留学前扩展到“留学中”和“留学后”,解决留学生群体从学习到就业全流程的实际问题。当然,如果有条件、有意愿,我还是建议学生要出去看一看,一方面是看世界,另一方面是认识自我,培养一种自信和坦然,这仍是比较重要和有价值的。

积蓄用户流量池打造行业生态

《21世纪》:你提到ETS中国要打造国际教育生态,下一步有哪些具体的策略?

王梦妍:ETS作为一个测评机构,一直发挥着留学生和高校、语言培训机构、留学机构之间桥梁的作用。参加托福和GRE考试往往是留学的第一步,所以ETS是国际教育行业比较优质的流量入口。很多海外高校缺乏在中国招生的经验,基于我们对中国学生和市场的了解,可以帮助他们以更有效、更接地气的方式沟通、触达目标群体。

以前,ETS在中国有很多的考生,但是对这些考生的服务周期通常只是在备考和考试的阶段。而ETS从桥梁转变为平台后,可以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支持。通过打造国际教育生态,集聚合作伙伴来提供“留学中”和“留学后”服务,满足留学生出国后的学业规划、法律、信息服务等需求,完全可以实现留学服务的闭环。

为了搭建院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打造院校、机构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更好地服务国际教育生态的伙伴、考生和家长,ETS从2023年起举办公益性质的托福国际教育展,首届托福国际教育展吸引了近百所院校机构、近两千名学生和家长,今年我们将教育展的举办城市拓展到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参展机构和人数较首届教育展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21世纪》:ETS在全球有发达的网络,是否可以帮助中国高校招收国际学生?

王梦妍:这是ETS已经在开展的工作。ETS与国内100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参与国际招生是重要的合作内容。ETS的合作伙伴中,不少是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内高校在国际招生中,引入托福等国际标准化考试成绩作为入学必要条件之一,是吸引高质量国际生源的基础性举措。

《21世纪》:你认为中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和前景如何?

王梦妍:中国高校的国际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未来的潜力也很大,特别是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这些高校的学生出国留学比例还不高,但他们的国际化教育视野已经打开,对国际化教育资源的需求正在兴起,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出国留学和各种中短期国际学习交流活动。

中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有的高校与ETS等国际化教育机构合作,将高校英语课程与国际标准化英语评价体系接轨,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全球化方兴未艾,未来国际化人才交流只会更加频繁。我认为,应该抓住目前国际教育复苏的契机,建立一个由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组成的联盟,提供一个就国际教育和人才发展议题进行对话的平台,支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师生围绕数字教育、绿色发展、职业技能发展等共同关心的议题加强交流,拓宽视野。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