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强制披露元年:企业被动到主动的关键转变

2024年10月30日 21:12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林典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ESG已经不是企业可选项,而已经是必选项,如何促使企业从被动披露到主动才是关键。”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

近五年A股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占比逐年提高。中诚信绿金数据显示,2023年,ESG报告披露比例超过一半。到了2024年,ESG报告(包含单独披露与年报披露)披露比例达到67.1%,其中单独披露ESG报告的占比达到近3/4。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非银金融、钢铁可持续信息披露比例分别达到98.33%、88.97%、82.46%,占据全行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比例前三。

2024年,中国迎来ESG强制披露元年。5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正式实行,强制4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随后,财政部又发布了面向所有企业提供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参照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在中国可持续信息披露走向融合统一的新背景下,企业如何开展有效的可持续信息?

针对ESG信息披露和企业碳足迹管理两大话题,2024网易财经ESG趋势论坛于10月29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

ESG应遵循底线思维原则

目前,ESG标准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务院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表示,信息披露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不一,国际上没有各国均互相认可的ESG披露标准。

其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存在“漂绿”的情况,碳核算与碳披露存在难度,并且信息披露存在数据泄密风险的可能性。

企业应当把ESG作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对社会负责任的行为,公司董事会要真正高度重视,自觉履行。ESG中“G”(治理)是关键,把“E”(环境)和“S”(社会)纳入“G”中。

今年,MSCI公布了丽珠集团(000513.SZ)最新年度ESG评级结果,2024年丽珠MSCI ESG评级为全球最高等级AAA级。

会上,丽珠集团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杨亮分享了他的经验,在他看来,ESG中“G”是起着决定性作用。丽珠集团从2020年开始,董事会便是ESG管理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ESG相关工作的战略、执行、监督,董事会下属ESG委员会,并下设ESG工作小组作为其执行机构,将ESG指标纳入到工作小组的考核当中。

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田苗苗谈到,ESG是一项合规工作,不应该是强加的义务和责任,是一家上市企业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应该做到的事情,ESG应该是底线思维。

ESG建设需要外部力量推动也要企业自身主动,双向努力才能够让ESG工作不变成一项累赘和负担。ESG不是慈善,ESG实际上是让企业认识到在自然资源和地缘政治紧张时,更好应对看不见的非财务类风险,有意识降低风险,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杨亮表示,随着ESG的评级不断上涨,提升国际投资人对于公司的重视,海外投资机构更多关注公司股票。其次,ESG评级提升对公司海外业务也有帮助,丽珠拥有10%的出口业务,原料药出口到国际头部药企,MSCI AAA评级使得原料药的业务在供应链体系中更加有竞争优势,评级更高更容易获得商业机会。

建立特色ESG标准体系

对于ESG下一步的发展,与会专家认为完善相关规则是关键,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

季晓南建议,应加强信披监管,推动标准落地,引入第三方审计,防止企业出现“漂绿”行为。

“财政部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到了关于乡村振兴的议题。中国企业所作出的努力需要被中国的资本市场认可,才有可能作为伸张中国话语权的声音向国际传递。资本市场对于风险和价值的评估是客观的,能够真正代表企业价值和反映企业风险,将会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刘轶芳表示。

季晓南提到,其次,应尽快制定出台与国际接轨的碳核算通则标准,提高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从而有效应对碳关税和新电池法等绿色贸易壁垒。

除此之外,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的水平,不仅事关企业本身,而且涉及企业的供应商和产业链。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厂商纳入ESG信息的监管,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靠性。

国内的企业应该重点了解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和框架以及与国际标准的衔接。

中国标准化协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林聪表示,ESG三大方面牵涉到ISO组织中很多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国际标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达成统一的国际标准,收获多数国家共同认可难度非常大。

其次,ESG标准不可能解决所有行业的披露需求,不同的企业之间差异很大,乳业、钢铁、手机等行业千差万别,难以统一划分。

马林聪建议ESG标准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以及标准化要求,研究构建1+N的ESG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除此之外,希望各级政府在ESG标准和评价报告披露的过程中有国内和国外机构共同参与,主动与国际进行沟通和协调,阐明我国立场,声明中国特点存在的必要性。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