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丨中国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外专家这么回答

2024年11月03日 22:35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杨雨莱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雨莱 海口报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新时代的发展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11月2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的“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与世界——第90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下称“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正式开幕。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媒体代表以及2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使领馆代表参加本次国际论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释放未来10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潜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它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走势。

海南作为由陆向海的桥头堡和自由贸易的新高地,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举办具有其特殊意义。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势。在海南共同举办本次论坛,深入探讨改革发展,为推动中外交流合作建言献策,意义重大。

迈向“同球共济、合作共赢”的高水平开放道路

高水平开放不仅仅是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型开放,更重要的是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助于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迟福林表示,“中国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高水平市场开放相融合,推动‘同球共济、合作共赢’。”

他认为,中国推进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以自主开放维护全球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中国要以制度型开放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规则协调,以单边开放的务实行动推动自由贸易进程。由此,以高水平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形成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

在国际经贸合作方面,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近期取得新进展。中国与东盟十国在当地时间10月10日宣布已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并发表《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的联合声明》。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认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尚有广阔的前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互为依存的关系。当前国际形势“复杂而严峻”,要调整开放合作的思路、重点方向和整体布局。周边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区域,依然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与机会。

发挥中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建议,要发挥中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推进中国高水平改革开放。

目前,中国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国各个方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模式。这些区域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不到0.4%,却为全国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总额贡献了约20%。

以“贸易、投资、资金跨境流动、人员跨境流动、运输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核心框架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

展望未来,樊纲表示,一是要授予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权、改革创新权;二是要对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与探索容错、容败;三是对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不做事前审批,而做事后评估。

“自由贸易、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和数字转型成为推动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关键。”世界自由区组织主席穆罕默德·阿扎鲁尼也认为,全球经济格局正在明显变化,新的贸易动态、技术进步和经济波动正在重塑经济。

穆罕默德·阿扎鲁尼表示,在这个趋势下,自由区的作用更为重要,它为国家、行业、企业提供了动态解决方案,通过减少壁垒、监管激励和高效市场准入,创造了创新、投资和增长的沃土,成为创业、智能制造等先进产业中心,技术、物流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体系

“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经济结构与增长模式,并带动市场体系的深刻变革。”迟福林发言中强调。

据统计,预计到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71.6%,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从目前的10%提升至30.6%。

迟福林认为,中国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国要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体系,推动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完善。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在发言中提到,要加快形成以创新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具有全球国际竞争力的、开放的制造制度和政策环境。“要更加充分激发和利用企业和社会市场创新力量,加快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让更多前沿技术从这种创新生态中孕育出来。”

当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全国发明专利中占比达到70%,在研发投入中占比60%,并在产品创新中占比30%至50%。为了适应数字时代的科技创新特点,构建开放和包容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体系成为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 

张军扩强调,在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更加充分利用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企业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共同形成创新发展合力。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