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风险逐步上升,企业增强ESG综合竞争力已成国际趋势

2024年11月04日 14:3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雷椰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雷椰 昆山报道

气候变化带来的气候风险复杂而深远,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经济和社会。11月1日,2024杜克国际研讨会在昆山杜克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分享专业见解、激发创新的平台,旨在共同寻求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实际解决方案。”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已然成为人类当前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其带来的经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气候相关的灾害事件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海平面不断上升,不少海洋国家正面临着可能消失的风险。

如何才能解决气候风险问题,我国建立了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并存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在做好内部的减排工作时,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碳风险,与会嘉宾从法律、经济、金融等角度探讨了气候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建议企业在面对气候、政策、市场环境等多重压力时,应提升自身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抓住机遇、减轻风险。

2024杜克国际研讨会(图源:官方)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珞珈特聘教授秦天宝表示,在法律层面,我国碳市场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主要是碳排放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它又具有非常强烈的金融属性,这两种属性虽然在总体上来讲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很多制度设计中,两者并不是100%吻合。

“若强调碳市场为减排工具,则其金融属性可能会受限;反之,若发展其金融属性,可能削弱减排效果,这是中国碳市场当前面临的挑战。”秦天宝进一步指出,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相对严格的政策到相对宽松的政策过渡,努力实现金融属性和减排工具两者的平衡。

除了碳政策的约束,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长聘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双聘教授徐建华也表示,企业实际上正面临着众多物理风险,气候变化问题引发的极端气象条件愈发频繁,不仅会对企业的物理设施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对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构成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极端气候事件可能引发小概率但高影响的风险,例如极具破坏性的大型飓风,其损害程度甚至可能超出保险覆盖范围,企业对这些潜在风险必须具备足够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徐建华表示。

而在外部环境方面,国际的碳关税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挑战,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与政策教授张俊杰表示,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中,我们见证了贸易范式的显著转变。过往,贸易竞争的核心要素主要围绕成本,如今,环境、社会以及治理(ESG)等非财务性指标,亦逐步纳入了贸易考量的范畴,我国企业需要面对新挑战。他认为,未来贸易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成本逐底竞争,而是在确保一定的环境、社会与治理底线基础上的综合竞争,这一趋势愈发显著。

从法律层面,秦天宝建议,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可忽视法务部门的作用。企业有必要及时掌握国内立法的最新动态,以便对立法可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