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喻(财经评论员、高级经济师)
今年以来一系列化债措施持续推出,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明显提速,后续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以拉长期限、降低债务成本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非常适宜的政策举措,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有助于提升财政的可持续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债务置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将高成本、高风险的债务转化为低成本、低风险的债务。这有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利息负担,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从而提升财政的稳定性。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有利于将隐性债务显性化,提高财政透明度,促进地方债务管理更加规范。
历史上,我国已有多次通过债务置换的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先例。2015~2018年,在开好“前门”、严堵“后门”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共发行约12.2万亿置换债置换存量政府债务。此轮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工作已经从2023年开始启动,截至目前财政部安排了超过2.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推动债务置换工作,为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有助于增强经济增长动能。通过化解债务,地方政府能够释放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如教育、医疗、科技研发等,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当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债务,这实际上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政府正在积极应对债务问题,并有能力在未来保持财政的稳健性。这种信号对于稳定市场情绪至关重要,有助于缓解投资者的担忧和不确定性,从而改善微观主体积极预期。
随着市场预期的改善,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地方投资预期的改善有助于降低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对于地价和房价具有直接的稳定作用,不仅提供更加可靠的投资回报,更能够坚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在这过程中,预算内税收、财产性收入等广义财政来源才能逐渐改善,形成经济增长与财政扩张良性循环,从而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祉。
再次,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债务的化解与财政体制及支出结构的改革紧密相连,这一系列举措对于提升政府财政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将促进政府优化支出结构,重新评估各项支出的优先级,确保资金用于最关键、最需要的地方。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当债务问题得以解决,政府就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关注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例如,可以加大对创新、创意和产业升级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些措施将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最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地方政府债务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结构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波动,甚至引起系统性风险。通过积极化解政府债务,降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于吸引资本、促进交易和投资至关重要。尤其要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剥离政府融资功能,推动其向实体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在稳妥、有效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过程中,还应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一方面,制定严格的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规定,明确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和监管的各个环节,确保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