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2024年11月08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外资金融机构意见建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11月7日,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持续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努力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要求包括金融在内的相关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同时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因此,有必要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沟通,听取外资关切与合理诉求,推动制度型开放有序落实。

近期,我国出台了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振了资本市场信心,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预期和信心明显提升。目前,外资更加迫切了解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势,并且增加了投资中国市场的兴趣。在此背景下,建立与外资机构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流入的必然要求。

经过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后,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更加稳固,基本面的数据也在发生边际改善。9月份各项领先指标以及工业、消费、投资和就业等都出现了积极的边际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月份同比增长5.4%,比8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8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1%,较9月份提升0.3个百分点,时隔5个月重回荣枯线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最大的经济增长来源,是国际投资者无法忽略的、重要的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在体量、深度、流动性等方面的全球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从估值水平看,与新兴经济体相比仍然处于相对的历史低位。中国还致力于建立更加法治化和健康的投资环境。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 形成了“1+N”政策规则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和违规减持等行为,中国资本市场生态持续完善。

中国正在加速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目前已经取消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富达等25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相继获批,花旗银行等5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等35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备案;明确了主权基金通过QFII渠道投资的税收优惠落地操作性指引,正在制定修订短线交易规则、程序化交易规则等,修订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等等。下一步继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扩大市场开放。

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日益完善且具有深度和体量的资本市场以及不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将形成良性互动与循环,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与国际化水平,并因此带来更多国际资源成为新的动能。监管部门应该打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增加监管政策制度稳定性、透明度和预期性,增强与市场沟通的能力,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