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506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其他高校建设学科从一个到二十几个不等。
报告指出,下一步,将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支持一批顶尖大学和优势学科加速突破。
“双一流”建设学科设置,面临新的情况:高校设立了大量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需求的新专业,亟待加强支持;“双一流”学科以基础学科为主,对于学生来说,与就业热门专业之间出现“温差”;评估考核不达标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会不会被撤销?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双一流”建设成果显著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首轮“双一流”建设于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等情况,有关部门确定首轮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46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2022年2月,教育部等三部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第二轮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学科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新增7所建设高校、41个建设学科。
8年多来,“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报告指出,“双一流”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4个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16个学科交叉中心,布局32所高校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此外,“双一流”高校承担30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任务,牵头建设29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和首批国际组织、国别区域、国际传播三类联合研究院,建设近90%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说。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报告指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一批建设学科已经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内地高校在17个学科成为全球冠军,包括清华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等。
在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化学工程前5名中,有4所中国内地高校;冶金工程前10名中,有9所中国内地和香港高校。
优势学科产出了领先的科研成果。报告指出,首次实验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一批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产生了世界级影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高校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融汇点。”周洪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
对于下一步的“双一流”建设,报告指出,将把标准建设作为关键抓手,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支持一批顶尖大学和优势学科加速突破。
目前,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2022年2月指出,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两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顶世界一流能够起到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
该负责人还指出,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而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共有38所高校自定了建设学科,占140所建设高校总数的27.14%;共有44个自定学科,占465个一流建设学科总数的9.46%。
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包括44个自定学科,这是为了政策的连续性,即原“985”“211”工程的高校都要进入“双一流”建设,但按照学科水平,有的高校没有一个学科达到遴选标准,从而出现了自定学科。
第一轮“双一流”建设结束后,有16个学科建设成效不佳被公开警示(含撤销),其中包括9个自定学科,占比56%。
按照规定,这16个被警示学科和调整后的学科,2023年接受再评价,未通过的调出建设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相关高校官网最新简介和最新招生简章发现,这些高校均自我介绍为“双一流”高校,意味着可能没有学科被调整出“双一流”建设名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第一轮的自定学科与第二轮的自主确定学科有本质区别。
“第一轮建设中的自定学科,有一定的照顾成分,而第二轮建设中的自主确定建设学科,是在高水平的基础上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尝试。未来的‘双一流’建设,可以探索主管部门联合第三方制定遴选标准,由高校自主确定建设学科,稳步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他说。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入选“双一流”的都是什么学科?
据统计,全部“双一流”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排名靠前的学科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30个)、化学(22个)、生物学(16个)、数学(13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个)。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2022年2月指出,第二轮建设要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夯实基础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目前,全国高校有816种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布点数有6.2万个。12年来,全国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数1.2万个。
史无前例的专业调整中,有的就是“双一流”建设学科下的专业。比如,东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双一流”建设学科,2016年,该学科下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机器人工程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宋佳研究发现,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期间,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新增一级学科累计达到508个,其中工学增长最多,达到290个。
宋佳指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集中设置与强化两类学科,一是理工科中的人工智能,二是法学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数据科学+”学科也是重要增长点,反映在经济学、管理学、林业、制造业等学科与专业方向加强“智能升级”。
但整体上,“双一流”建设学科仍与社会普遍认为的热门学科相差较大。
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李筱璐等人基于2018—2022年河南省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研究甚至发现,志愿填报实践中,部分学生甚至可能刻意回避“双一流”建设学科相关专业,一是因为建设名单中的热门专业本就不多,二是担心入选建设名单后专业录取分数线会有所提升。
其研究认为,这也许与学生“重学校轻专业”的偏好有关。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优先考虑高校层级,其次考虑地理位置,最后才是专业的热门程度。
也就是说,“双一流”高校的非“双一流”建设学科反而更受欢迎。
该研究建议,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抓手积极破除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集群。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也认为,“双一流”建设既关注大学整体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又特别强调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一战略鼓励高校根据自身优势,集中资源打造特色学科,同时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但普及化并不排斥精英教育,这是要培养国家所需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并打造精英型高校作为示范,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李志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