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超三百亿美元,细胞基因治疗仍有多重关卡待闯

2024年11月11日 16:4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利明
预计到2025年,全球细胞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5.4亿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继小分子和大分子靶向疗法之后,细胞基因治疗(CGT)正在成为最新一代精准医疗手段,以传统药物难以比拟的长期疗效和治愈潜力,为治疗肿瘤、罕见病、慢性疾病以及其他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了创新的理念和方法。

各类重磅政策相继出台支持CGT产业发展。随着上海在去年9月发布《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时隔一年,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北京、上海、广州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和技术应用,旨在促进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全球细胞基因治疗行业开始迅速发展。从2016年到2020年,市场规模从5040万美元增长到20.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细胞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5.4亿美元。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CGT以独特的治疗机制,也向现有的药品监管、临床实践等方面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保障患者安全前提下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化,提高药物可及性,均是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在研管线和临床试验数量上看,CGT是我国能跟欧美一较高下的赛道。”有药企高管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研发层面,在把控好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利用好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策略。商业化层面,通过降低材料等工艺成本,结合商业化手段,将成本控制在患者接受范围之内。”

加速成果转化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分析有数据显示,根据全球基因治疗试验所处的临床阶段,大约39%的临床试验处于临床I期,28%处于临床I-II期,25%处于临床II-III期,6%处于临床III期。因此,根据FDA在2019年的声明,预计到2025年,FDA每年将会批准10-20个基因治疗产品。

这些数据背后,竞争激烈可见一斑。苏州沙砾生物CEO刘雅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创新研发没有标准答案可以抄,对于Biotech(创新药企)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大量资金、产业、人才的支持。当前尽管入局者众多,但到达终点、跑出来的寥寥无几。事实上,如果产品、疗效足够好,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相对可控。”

相对于制药企业发起申办的临床研究(IST),近年来IIT在临床研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与IST形成优势互补。做好高质量IIT以节约临床研究时间,也意味着获得更快上市的可能性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IQVIA曾发布一份关于CGT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也提及,已有的CGT临床试验中,超过90%由新兴生物医药公司和学术研究所启动。其中新兴生物医药公司支持50%的临床试验,主要聚焦于CAR-T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而学术研究所支持41%的临床试验活动,代表着大部分干细胞和CAR-T疗法之外的其它细胞疗法研究。

纵观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与全球先进国家一样,源头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医院,药企则是行业发展壮大的有利推动者。但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生物药专利转化率为5.6%,对比美国21.63%的转化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日前召开的2024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邦耀生物创始人刘明耀向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大量前沿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大学和研究所,一方面,教授作为主要的研究者,成果转化之外还有很多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如果把研究成果转让给企业,从药的商业化开发角度可能缺少一些必需的早期实验内容,再返工就耽误了领先的时机。”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文胜也向记者表示,“国家层面对前沿颠覆性技术有诸多布局,包括提供科研资助,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有许多落地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颠覆性技术本身伴随失败的风险,从监管领域到学术界、产业界,都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容错机制。”

要将创新想法变成幼苗、幼苗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存在许多关卡需要集体突破,如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壮大有机衔接起来迫在眉睫。而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是一个闭环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大学、资本的共同参与。

可及性亟待提高

随着CGT研发活动的不断扩展,全球监管机构也在推出新举措来加速研发项目的开发和审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范围内已有76款CGT产品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上市,与2013年的总数相比实现了翻一番的增长。而今年上半年,全球有8款CGT产品获批上市。

但CGT产品制造工艺复杂及高度个性化导致成本高企。以CAR-T药物为例,包括复星医药的阿基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驯鹿生物的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合源生物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科济药业的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仑赛注射液,国内共有6款CAR-T产品上市。

其中,阿基仑赛注射液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目前已有两个适应证获批,价格为120万元/针。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是国内第二款CAR-T疗法,此前已在国内获批两个适应证,价格为129万元/针。

而在今年2月16日获美国FDA加速批准上市的Amtagvi,用于治疗PD-1抗体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黑色素瘤,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TIL疗法,更是首款获批的治疗实体瘤的T细胞疗法,但其获批价格高达51.5万美元/针。

天价药物的一端是长时间等待“有药可医”的患者,一端是付出大量研发成本的药企。将创新成果最终送到患者手中,并非“一次性”就能解决的问题。而CGT药物的应用也常常受制于动辄上万美元的价格。

“产品可及性是整个细胞治疗领域都需要共同关注的一大问题。短期来看,支付体系需要一定的创新。”刘雅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产业端可以通过工艺优化、试剂耗材的国产升级来降低部分成本,但空间有限且这仅占药品总成本的一部分,此外还有监管成本,特别是对于个体化药品,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不能牺牲这部分成本。”

“长期来看,行业也在发力,通过研发通用型CAR-T,从本质上解决药品可及性问题,只要能够放大放量生产,成本自然能够降下来,也可以分摊监管成本,但这需要更多技术积累。”刘雅容强调,“事实上在创新支付方面,也有向好趋势,例如部分商保、地方惠民保等,在高端细胞治疗产品的支付上也在逐年增加。”

而在创新性CAR-T方面,“通过非病毒定点整合的PD1-CAR-T,在大幅提高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不用病毒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对比于动辄上百万元的现有CAR-T产品,预计价格将有较大降幅。”刘明耀介绍,日前,邦耀生物靶向CD19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细胞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已获批CDE临床试验申请(IND)。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