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所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 职教出海顺应中国产业国际布局

2024年11月14日 20:08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王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国际合作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抹亮色。

教育部11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介绍,目前全国27个省份的200多所职业院校与70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设立了400多个办学机构和项目,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的生力军。

彭斌柏介绍,将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标准,推动提质升级,使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更好顺应中国产业国际布局的需要。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11133所,在校生近3500万人,形成了中职、专科、本科完整的层次体系。在发展规模上,职业教育分别撑起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如何通过加强引领、科学布局,使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更好顺应中国产业国际布局的需要?

彭斌柏在发布会上介绍,下一步将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做好做实“鲁班工坊”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彭斌柏指出,要按照“抓住两头、理顺中间”的思路,以东盟、中亚为先行区,带动非洲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分区域、分国别编制我国职业院校海外合作办学清单,实现有序布局、有序发展。

彭斌柏指出,将出台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条件标准、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等,进而有效推广中国教育、中国观念和中国价值。

彭斌柏还指出,要规范现有合作项目,加强各类国际合作办学品牌项目的融通,丰富专业设置,增加中国文化、中医药、中国经济等专业,创造条件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职业教育。通过推动职业教育境外办学提质升级,进而提升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水平。

2023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建成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

柬华应用科技大学紧密对接国际产能合作及海外中资企业用人需求,开设网络工程技术等7个本科专业,学生用中文学习中国技术技能,可同时获得中国和柬埔寨两国的本科学历和学位证书。学校现有学历生近300人,培养校企合作订单班学生2000余人,办学成效显著。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旭海在发布会上说,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去”,助推国际产能合作,促使学校在课程开发、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推动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学校为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赋能中国企业海外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校企携手出海走深走实。

做大职业教育的“朋友圈”

我国教育的“朋友圈”逐步扩大。目前,已同183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6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共有195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来华求学,“留学中国”的影响力和品牌度持续提升。

在职教领域,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发展。目前已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大职业教育的“朋友圈”?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将按照合作共赢、合理搭配、精准匹配原则,构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版图。

第一是和非洲国家。未来三年将在非洲新建或者升级10个鲁班工坊,继续深入实施“未来非洲的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共建未来非洲数字资源平台,共同研制职业教育标准和职业技能证书。还将为非洲培训职业院校的校长、骨干师资,支持设立中非“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区域发展中心。

第二是和中亚国家的合作。明年将在中国召开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将以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机制为引领,推动中国—中亚职业院校联盟,加强中亚国家的鲁班工坊建设。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围绕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第三是和东南亚国家。要发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的作用,特别是在轨道交通、现代制造业方面形成职业院校合作集群,设立双边的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支持与东盟国家共建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共建职业教育标准,共享职业教育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也要强化“中文+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第四是与美洲、欧洲、大洋洲国家。与美国开展政府间职教政策对话,与德国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包括与知名的汽车厂商实施“中德汽车机电一体化合作项目”等。与新西兰合作建设培训学校,另外和法国、西班牙等国家都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职教合作。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