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11月19日,冯氏投资主席冯国经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论坛上表示,中国过去20年的世界工厂模式将会重组,很多下游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将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完成。与此同时,中国内部的供应链正在向供应链上游转移,而且更加注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是一个经济专业化的过程。这种产业链的变化其实是一种全新的,且不同类型的全球化方式。
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在论坛上表示,这种供应链的分裂短期来看会损害中国的出口,但长期来看,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随着这些国家中产阶级的壮大,这些买家将成为中国商品新的购买者。
蔡崇信进一步表示,制造业基地并不会大规模迁出中国,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劳动力的绝对规模,也是因为中国制造业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企业在其中可以轻松地找到其所需的零部件。而尽管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升,中国劳动力的生产力会随之提升。因此,供应链的多元化将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冯国经表示,虽然目前市场都在谈论亚洲如何真正成为未来的市场,但对全球贸易者而言,这个愿景仍未实现。目前世界消费重心仍然在美国和欧洲,美国和欧洲的消费额仍占全球消费市场的46%。
冯国经认为,供应链中心以及国际金融中心是香港的两大优势。对于供应链中心而言,香港在历史中一直扮演贸易中介人的角色,随着供应链转变,香港可以作为“控制塔”,灵活调配生产链,例如将商品经墨西哥安排进入北美市场,或经土耳其进入欧洲市场。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可扮演贸易融资中心的角色,填补全球不断扩大的贸易融资缺口。
冯国经认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且这种不确定性短期难以改变。不过与此同时科技发展也重塑供应链,让商品生产周期大幅缩短,原先产品从构思到产品达到消费者手中需要6个月,而现在仅需要4-6周。这促使供应商及企业反应变得更快,更能贴近及切合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