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乘用车要求供应商降价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后来被比亚迪证实的网传邮件显示,比亚迪对相关供应商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所供货产品降价10%的要求。随后,上汽大通也向其供应商致信要求降价10%。这引发了市场关于汽车行业价格竞争的讨论。
与供应商进行年度议价是包括汽车行业在内大部分总机厂的惯例。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产业链龙头企业会利用其市场地位和组织能力,对供应商提出降价、提升质量、改进技术等要求,以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一个可商议的博弈过程,而非强制性。比亚迪可能预估明年汽车销量会继续保持高增长,采购规模加大有助于降低供应商成本,因此,认为有理由要求供应商降低价格。
在过去几年,随着电动汽车日益成熟和不断进步,电动汽车渗透率高速增长。中国数十家传统燃油车与电动汽车为了争夺市场,开始进入价格战阶段。今年年初,比亚迪在家用车领域率先掀起了价格战,其他各大车企也相继参与。比亚迪汽车市场占有率快速提高后,预计2025年由价格主导的市场竞争将进入淘汰赛阶段。比亚迪对供应商提出降价要求,或是希望通过控制和降低终端产品成本,继续提升价格竞争力并保持盈利能力,从而在这场竞争中扩大优势,巩固当前市场地位。
但是,不管是行业本身,还是公众,对这样的价格竞争都感到担忧。首先,价格战需要向供应链企业传导才能支撑,这意味着大量提供配套的中小企业要生存下去,就得以减少人工成本,如裁员、降薪或超长加班等来缓解成本压力,并最终影响消费。其次,对上游供应商的成本挤压,很容易影响到生产质量,以牺牲质量换取价格优势,同时,由于相关企业缺乏利润支持,可能很难持续投资于技术创新。因此,持续的价格战对行业发展是一种破坏,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卷价格不如卷价值”逐渐成为共识。
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并非仅仅依靠价格优势,而是掌握了产业链大部分核心技术并拥有自建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了技术、销量、成本等优势组合。但是,目前其在国内市场依靠价格战巩固市场地位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挑战。比亚迪正在全球一些地区建设生产线,以实现本地化产销,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这些投资是一笔巨大的资本支出,需要国内市场的利润支撑。但在价格战背景下,低成本、低利润以及高杠杆高速扩张,不管是产品,还是流动性管理等方面都可能潜藏着一定风险。此外,比亚迪在智能驾驶、固态电池等未来技术竞争领域并未建立优势,未来若要实现可持续高速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在制造业领域,链主企业与供应链企业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以及确保产品质量。与此同时,链主企业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扶持、改善管理等,帮助供应商不断创新从而为链主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比如苹果公司构建了庞大的“果链”生态系统确保了苹果产品质量与创新水平,特斯拉也培养了国内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企业。
在制造业领域的价格战中,链主企业往往向上游供应链企业层层传递成本和利润压力,同时,一些链主企业习惯于拖长付款周期让供应链企业承担过高的资金成本。这种不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利于建立强大的产业生态体系,也难以造就具有竞争力的世界性企业。因此,制造业价格战现象亟需改变,行业协会、监管部门等也应考虑推进加强行业自律与规范竞争秩序,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