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11月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具体看,11月CPI主要受食品价格影响。环比C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降影响。同比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受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带动。9-10月,由于种植区多雨等天气导致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但进入11月后,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冷空气过程偏少,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价格大多超季节性下降。其中鲜菜、猪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13.2%、3.4%、3.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约八成。
由于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11月份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因为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水泥、有色金属、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但是,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我国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开采、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均下降1.4%。同比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1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1.6%等。
我国价格水平不仅受制于总需求,受供给增加的影响更大。目前看,我国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存在供给过多的局面,如果不能实现出清,在一些领域会长期存在价格竞争。重工业等则较容易受到投资增加影响,而且几乎没有新增过多产能,在增量政策影响下,它们的价格容易较快做出反应。
在全球疫情暴发期间,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了供给侧能够稳定生产,2021年开始对外出口大幅增加,这也成为当年引发我国电力供给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后刺激了我国制造业增加产能投资。2021年,由于严寒天气,导致全球能源价格暴涨,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又进一步推高了全球能源价格。随后,全球能源价格在波动中逐步下降,这成为影响我国PPI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数据看,部分制造业领域的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主要原因是供给过多。首先,疫情期间出口高速增长刺激了制造业产能投资增长,但疫情过后出口需求回归常态,就会引起一些领域内的供给相对过剩的问题。其次,在过去几年,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部分产品与外资在华企业生产产品、进口产品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三,在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往往通过价格竞争与规模化生产的策略组合获取竞争优势,比如在光伏、汽车等领域。
在农副产品等领域,疫情期间需求的刺激也使得大量资源涌入生产端,比如养殖业、种植业等,尤其是在高价值领域,比如牛肉,以及樱桃、蓝莓等相对贵价水果。疫情期间,短视频平台进一步下沉到县域,结合线上购物需求推动了直播电商发展。电商平台大幅增加后,一些领域商品面临价格竞争,引发价格下行压力,同时为各地农副产品、中低端制造业提供了批发性销售的机会,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胜劣汰的市场出清。
因此,需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通过扩张性政策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与此同时,也应该通过加强市场质量监管、考虑取消部分行业出口退税、减少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措施,推动市场部分落后产能出清。如果不能实现部分出清,仅仅依靠扩大内需政策,那么在价格竞争背景下,一些领域的市场投资回报率仍然较低,这可能不利于刺激新的投资,也难以通过增加收入来扩大消费,影响国内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