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张宇欣 广州报道
12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发展论坛暨21世纪科技年会”在广州举办,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赟贺分享了大模型时代AI硬件出海趋势、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国内科技独角兽企业出海的方法论。
黄赟贺表示,早期智能硬件的出海大多依靠与智能音响、智能家电等产品的互联实现,并未在技术上实现突破。而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现在,在大模型的赋能下,国内企业逐渐开始探索AI硬件作为AI大模型落地方式的可实施性和市场接受度。
“像AI耳机,可能是未来会引起市场强烈反馈的一个产品形态。”黄赟贺分析说,无论是手机贴片式,挂坠类还是指环类产品,国内企业都在找寻一个载体,把大模型交互的能力更好落地。
近期大模型进展也提供了更多启发。Sora作为OpenAI在通往AGI终极概念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预示着GPT-5等AI模型将拥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场景,并有可能在未来真的代替一部分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出海企业要考虑创新的产品形态,一个能更好体现大模型效果的载体,一种交互形态的载体。”黄赟贺指出。
关于AI硬件企业出海在产品技术、渠道选择和团队管理上常遇到的问题,黄赟贺进行了具体分析。
她认为,全球不同地区消费习惯不同源于文化差异,虽然大模型多语言训练有跨文化交流优势,但企业出海仍需关注多语言及语音交互能力,以提升产品渗透率。
渠道成本是出海企业的一大难题。黄赟贺坦言,独角兽企业还处在站稳脚跟的早期阶段,独立站和线下门店的方式,成本较高。但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她举例说,TikTok等由国内公司主导的电商平台兴起,其跨文化背景可助力企业初步拓展,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是出海企业起步阶段的良好选择。
黄赟贺认为,“在起步进行出海的企业,没有必要一上来给自己很大的包袱。”借助这样的海外电商平台进行发展,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让钱都花在刀刃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对于团队管理,黄赟贺分析表示,出海团队管理者最好有跨文化背景,对国内外市场的认知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
黄赟贺认为,一个背靠AI大模型出海的硬件企业,想要把自己的产品夯实,提升企业的估值或者体量,出海的管理团队和团队就要进行严格的把关。
虽然大模型出海不断向前推进,但核心还是要注重差异化优势。黄赟贺认为,在技术上,企业有拥抱合作和自我技术发展两条路。拥抱合作就是和OpenAI,和海外的技术方进行联动,在硬件中加入他们的大模型技术,实现双向的合作。
但如果想要走自我技术发展这条路,还是要发挥创新能力。黄赟贺表示,国内企业在技术和生态上没有明显优势,所以要“求精不求多”地发展。
除了创新能力,黄赟贺认为企业还要在整个硬件的技术储备上,关注前瞻技术的发展方向,尽量把延时性问题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样顺应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研发,可以使整个的交互体验达到比较优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