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合规周报(第170期):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广电总局发文排查AI“魔改”视频

2024年12月15日 18:3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肖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实习记者袁清渠 北京报道

本周合规治理和发展的动态交织,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上。

反垄断方面: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

人工智能方面:

  • 甄嬛传、红楼梦AI“魔改”视频走红,广电总局发文排查;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给出指引:AI不能成为专利发明人;
  • 工信部决定成立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字节跳动“豆包AI”陷入隐私风波。

海外方面:

  • TikTok“不卖就禁”法案败诉,准备上诉最高法院
  • Meta 要求加州司法部阻止 OpenAI 转为营利性公司;
  • 被自杀的青少年家长起诉后,Character AI上线新模式。

一、反垄断

1、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2月9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此次调查是针对2020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迈络思的交易。

英伟达就此事回应媒体称,客户可以选择任何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英伟达努力在每个地区提供最好的产品,并在开展业务的任何地方履行承诺。英伟达很乐意回答监管机构对其业务的任何问题。

 二、人工智能

1、甄嬛传、红楼梦AI“魔改”视频走红,广电总局发文排查

12月7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 AI魔改)》(下称《提示》),规范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内容。《提示》指出,最近AI“魔改”视频以假乱真、恶搞经典现象频发,比如用AI将《甄嬛传》宫斗戏改成枪战戏,将《红楼梦》改成武打戏等。《提示》对此提出了两方面管理要求:

第一,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并于12月10日反馈工作情况; 第二,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各平台还需要对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

2、国家知识产权局给出指引:AI不能成为专利发明人

12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发明,在中国当前法律背景下无法赋予人工智能发明人身份。

3、工信部决定成立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运营运维、数据集、基础硬件、软件平台、大模型、应用成熟度、应用开发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第一届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41名委员组成,秘书处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担。41名委员由科研院所、高校、人工智能企业的专家组成,委员名单中包括三大运营商、百度、腾讯、科大讯飞、阿里巴巴、华为、商汤、宇树科技等企业代表。

今年7月1日,工信部公示了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明确成立后的工作计划主要聚焦三方面:一是聚焦行业共性需求,加快重点标准研制;二是开展标准贯标推广,促进标准落地应用;三是加快国际标准布局,推动产业国际合作。 

4、字节跳动“豆包AI”陷入隐私风波

12月8日,一名网友发帖称,陌生人通过字节跳动旗下产品“豆包AI”搜到了她的微信号,还能通过AI查到自己的专业、考研成绩、班级活动等信息。当事人解释,陌生人是在豆包中输入了“学校+姓名”,得到了她的微信号。这条信息来源于一篇2023年的公众号文章,当时当事人在为一个学生剧组招募现场演员,并在文章中留下了自己的微信联系方式。

当事人称,自己已向豆包举报了带有微信号的回答,目前豆包不再返回相应答案。不过输入其他人的姓名和学校,还是可以获得详细的个人信息陈述。

平台回应,豆包是基于互联网上公开信息进行了搜索和智能整合,此类联系方式通过搜索引擎也能够搜到。目前已对询问个人信息类提示词进行优化,保证即使网上有公开信息的情况下,仍然限制相关信息的露出,做好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后续将继续调整产品策略,以避免对用户造成困扰。 

南财点评:记者用类似的方法对豆包、文心一言、通义千问、Kimi四款国内AI语言大模型提问。从测试结果来看,大模型的回答能力与个人网络曝光度相关:如果一个人日常活跃、有网络曝光度,AI的确能详细陈述信息;反之则描述不出结果。

律师认为,从原理来讲,这种检索手段是合理合法的。从个人信息保护的角度,对于用户主动公开的信息,这种整合式的输出并不违反个人信息所有者公开的目的,也是合理的。但可以理解这一情况存在争议——当信息被用于超出用户预期的场景时,催生了不安。可见AI产品的隐私策略面临更复杂的挑战。 

 三、海外

1、TikTok“不卖就禁”法案败诉,准备上诉最高法院

当地时间 2024 年 12 月 6 日晚,美国华盛顿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宣判,字节跳动和 TikTok 完全败诉。此前由美国国会旋风通过的、旨在逼迫 TikTok 出售、否则将其封禁的法案被判为合宪。TikTok 需要在 2025 年 1 月 19 日前完成剥离,否则,其服务供应商将可能遭受高达 8500 亿美元的罚款。

TikTok在随后的声明中表示,它和字节跳动正准备将案件提交最高法院,并称最高法院"在保护美国人言论自由方面有着既定的历史记录"。

2、Meta 要求加州司法部阻止 OpenAI 转为营利性公司

据媒体报道,Meta 近日致信了加州总检察长罗伯·邦塔 (Rob Bonta),力挺马斯克对OpenAI 的起诉,要求阻止OpenAI 转为营利性公司。

Meta 写道:“如果 OpenAI 的新商业模式有效,非营利投资者将获得与以传统方式投资营利性公司的投资者相同的营利性收益,同时还可享受政府给予的税收减免。”

Meta称允许这种转变将“对硅谷产生重大影响”,并要求加州总检察长采取“直接行动”。不过公司也表示马斯克“有资格、有能力在这件事上代表加州人的利益”。

3、被自杀的青少年家长起诉后,Character AI上线新模式

Character AI正在面临至少两起诉讼,分别指控该公司的多个聊天机器人与未成年人进行对话,内容涉及自残和性虐待等恶劣行为,以及在一名14岁男孩自杀前长期与其聊天。

12月12日,Character AI发布了新的青少年安全工具:针对青少年的单独模型、敏感话题的输入和输出阻止、提醒用户持续使用的通知,以及更突出的免责声明,通知用户其人工智能角色不是真人。

Character AI 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还将推出第一套家长控制工具,为家长提供孩子在平台上花费的时间,以及孩子最常与哪些角色交谈的信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