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商务部研究院张建平: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未来可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创新

2024年12月18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胡慧茵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有潜力成为下一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称。

谈及大湾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他表示,大湾区在三个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和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在张建平看来,大湾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包括更容易吸引海内外人才、资本和投资集聚,以及技术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已走在世界前列等。

张建平。资料图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新质生产力案例可以跟我们分享?

张建平: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不仅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在大湾区,美的就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为超前的例子。过去,美的是一个小家电企业,如今它通过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和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企业代表。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认为在大湾区中,华为、腾讯和比亚迪等公司则是佼佼者,是在全球市场上拥有品牌美誉度、有强大产品竞争力和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的中国企业代表。另外,比如像大疆无人机,也成为行业当中的领军企业。

至于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我认为现在大湾区在发展陆地和航空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车载飞行器产品已经步入产业化的发展。再比如低空经济,如运用无人机派送、载人飞行器,低空飞行发展旅游和外卖业务等应用场景,虽然技术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收获了非常火爆的市场预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也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超前布局。从这个角度来讲,粤港澳大湾区有潜力成为下一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

《21世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你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优势条件?目前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处于怎样的阶段,未来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张建平:在中国新质生产力成长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处于领军地位,而且现在在很多领域已经可以跟全球著名的科技湾区竞争。

这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也有比较优势。首先,大湾区吸引海内外的人才集聚;其次,大湾区容易吸引海内外资本和投资集聚,特别是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这些资本能够支持新质生产力的中长期成长,这也是在全国领先的;第三,现在大湾区的技术研发投入,以及专利标准和专利申请,已经不止走在全国前列,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现在数据也成为新质生产力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比如在数字经济、数字贸易、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等方面,大湾区也是引领者。

未来如何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打造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其次,我们的创新体制机制发展,要对标全球资本市场标准,以及科技企业成长的规律。因为科技创新和开放是相互促进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正致力于推进制度型的开放来促进高质量发展,所以之后粤港澳大湾区也要依托国内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运用好海南自贸港平台,来促进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产业朝数字化、绿色化等方向转型

《21世纪》:你怎么看中国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平衡发展?目前我们国家在绿色发展投资上的情况如何?

张建平:现在中国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为每一个传统产业都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必须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不断转型升级。当前我们也在通过相关政策去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现在国家在鼓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在推动“人工智能+”。通过这个进程,再加上我们低碳绿色的导向,未来中国经济将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

中国新能源车爆发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

《21世纪》:你怎么看待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以及西方舆论场关于“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说法?

张建平:中国有句老话叫“十年磨一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发展其实是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再进行创新先行先试的结果。这背后不仅有政府政策的支持,还有企业主动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积累进行创新。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在车载电池、车型的设计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多个领域都不断取得突破,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越了国外的大牌车企,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所以预计,之后这个行业会继续经历竞争和发展的过程。

西方称“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可以看出西方车企对燃油车具有路径依赖,使它们在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投资和布局方面严重滞后,所以在看到中国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的时候,它们的追赶难度较大,因此有西方政客就炮制出“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

我觉得产能过剩论是要慎谈的,原因在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是具有弹性的,而且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没有人知道市场的潜在需求有多少,因此这也恰好说明无法判断这个产业是否产能过剩。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成长过程中都有机会爆发出较大的产能,市场也需要找到产品供需的均衡点。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离不开中国产业支持

《21世纪》: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助推全球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怎样的意义?

张建平:我记得在10多年前,太阳能和风能每度电的成本远远超过燃煤电厂的发电成本,之后我们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通过扩大产业规模,叠加技术进步,从而提高效率。最终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风能、太阳能装备等在全球范围内突出重围,因为它不仅支持了中国的新能源发电,同样支持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能源方面的需求。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17个全球发展目标,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利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领域之一。正是由于中国在新能源产业中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因此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当中,离不开中国的产业支持。

截至今年5月,全球已有151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更需要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其中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