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信用修复试点,推行“三书送达”“并联修复”“智慧修复”机制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聚焦经营主体高度关切的信用修复问题,在上海市、安徽省、陕西省,以及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太原市和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河南省漯河市和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开展深化信用修复试点,推动建立健全权责清晰、运行顺畅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试点日期自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
一是探索推行“三书送达”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向经营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等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告知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的方式、条件等,在帮助经营主体自我纠错、重塑信用的同时,推动经营主体合规建设,增强经营主体守信能力,提升经营主体诚信水平,从源头减少违法失信行为的发生,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探索开展“并联修复”。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违法失信信息的经营主体只需一次申请,即可完成所有符合条件的违法失信信息的信用修复。同时进一步推动信用修复结果协同联动、共享互认,实现“一件申请,多项修复”“一次申请,全网修复”,进一步节约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时间成本,提高信用修复效率。
三是探索推行“智慧修复”。进一步强化技术支撑,提高信用修复信息化水平。在线上平台嵌入到期自动提醒功能,提示经营主体及时申请信用修复。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获取市场监管部门已有数据,不要求经营主体重复提供,减轻经营主体负担。推行信用修复“掌上办”,实现经营主 体随时随地申请修复、查询进度、异议处理等,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信用修复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到2027年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要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体系化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试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中小企业上云率超过40%。
《行动方案》部署了深入实施“百城”试点、分类梯次开展数字化改造、推进链群融通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深度激活中小企业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字化转型供给质效、提高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等七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深入实施“百城”试点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分批支持100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因地制宜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推动4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其中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分类梯次开展数字化改造方面,《行动方案》提出,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面向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实施重点场景深度改造;面向小微企业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支持地方探索“上云券”“算力券”等优惠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上云用算提供支持。鼓励算力中心提供“随接随用、按需付费”的云端算力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推动组建制造业招聘用工联合体,促进用工余缺调剂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八方面措施,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
《意见》提出,加强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聚焦用工需求,加快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建设,分领域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推动组建招聘用工联合体,促进用工余缺调剂,破解季节性、结构性缺工难题。
在人力资源专业培训方面,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链龙头企业等,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或组建人才服务集团,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聚焦制造业重点区域和特色领域,分类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发布人才需求信息。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技工院校、制造企业、劳动者等多方联动,提供形式多样的职前服务。
《意见》提出优化制造业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坚持鼓励创新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制造企业依法用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范服务。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依法纠治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意见》还从健全制造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机制、助力先进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育、强化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赋能、创新制造业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地方行动
山东: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每市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市级平台
为破解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重复建设”“运行低效”等痛点问题,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山东省将塑造全省统一的融资服务体系,按照“1+1+N”模式,形成山东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体系,即1个平台数据底座、1个全省统一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N个行业专区和特色功能板块。以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作为平台数据底座,实现融资信用数据应接尽接。全面升级打造全省统一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对接山东省内16市同类平台,覆盖全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围绕不同场景,提供N个行业专区和特色功能模块,运用好金融伙伴机制,打造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生态。
《实施方案》围绕加快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效能等方面作出部署。
加快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方面,山东省将强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根据需要向部门、金融平台和各市共享。同时,加强融资平台统筹整合,只保留山东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注册的“统一入口”和结果反馈的“统一出口”。每市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市级平台,县级平台原则上不予保留,确需保留的县级平台需3年内转型为服务农村经营主体、园区企业或其他特定领域主体的非综合性特色功能平台。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方面,山东省将探索建立省级金融主题数据库,以金融机构数据需求为导向,编制金融主题数据库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清单。加强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与金融机构建立信用信息加工联合实验室,通过联合建模、“数据不出域”、构建“数据安全屋”等方式加强敏感数据开发应用,提升金融授信联合建模水平,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提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效能方面,山东省坚持平台的公益性原则,提升平台的数字信用、贷款撮合、政策直达和融资增信功能,实施政府推送的融资项目“一口发布”、企业和金融机构“一口对接”、金融伙伴服务“一键直达”。在保证信息安全和贷款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授权文件自动传递、信用报告和共享数据自动调取、金融服务结果自动反馈。同时,推进与便民惠企平台的融会贯通。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免申即享”便民惠企政策的信用数据,让信用变“信贷”。发挥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联通企业和金融机构优势,探索推动创业扶持、创新培育、支农支小等有关贴息贴费、补贴奖励、风险补偿等财政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过平台直达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
江苏: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简化排污许可手续减轻企业负担
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优化生态环境政务服务等4个方面推出18项措施。
江苏省将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有效衔接。具体来说,对排污许可简化管理企业,可在建设项目开工前自愿同步申请办理环评与排污许可手续,实现同步受理、同步审查、同步办结、核实生效。简化企业排污许可证内容、变更管理程序,减轻企业负担。开展工业园区排污许可“一张证”管理试点,优化排污总量指标动态高效配置。
江苏省还将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引领作用、支持集中喷涂、危废集中收集贮存、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等“绿岛”项目建设,健全厅市会商机制,推进“企业环保接待日”“绿桥”等活动,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典型案例
湖南: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依申请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58%
今年以来,湖南省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和重点事项提优增效,首批17个“一件事”(含4件湖南省特色事项)已全部落地,第二批8个“一件事”已有7个上线试运行。
为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湖南把“高效办成一件事”列入2024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范围。将从省级层面构建“业务专班+技术小分队”的支撑体系,采取“一事一方案一专班一清单”方式高效推进重点事项上线运行。通过省级统筹推进机制、“正向+反向”工作督促机制、“业务侧+技术侧”同频共振机制,有效促进系统打通、数据共享、证照调用等攻坚工作。迭代升级“湘易办”,同步优化“一网通办”系统和“湘易办”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推动省直部门全量编目和市州目录级联,全面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全省依申请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9.58%。
目前,湖南“高效办成一件事”已由“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已上线的国家第一批重点事项实现办理自由组合、一表申请、一套材料和智能预填等便利化功能。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和退休4件“一件事”跑动次数压减到“零跑动”。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企业破产信息核查、残疾人服务、开办餐饮店等“一件事”跑动次数、流程、时限、材料等方面都大幅压减。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登记、残疾人服务、退休等7个“一件事”进行情形和事项范围扩充,有力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山东滨州:推出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信用减免模式,鼓励小额项目免收保证金
长期以来,投标保证金的缴纳如同一道紧箍咒,束缚着企业发展的手脚。近日,山东省滨州市聚焦招标投标交易担保制度变革,推出投标保证金“免申即享”信用减免模式,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打造出极具示范效应的滨州样板。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平台创优:打造“一站式”贴心便捷服务
滨州市主动担当作为,率先搭建起全市公共资源交易“融e办”融资保函服务平台,精心构建起“融资+保函+金融超市”综合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
与此同时,持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各端系统功能,从开发需求的精准制定到严谨的评估测试,全方位保障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充分依托“市县一体化”平台优势,明确应用范围、规范操作流程等关键要素,大力推动市县协同开展试点工作,让广大企业能够轻松便捷地畅享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体验。
二、模式创新:实施“一盘棋”协同推进战略
滨州市全力打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政监督部门的信用评价管理系统,成功实现信用数据的互联互通,彻底打破了信息孤岛。在中心官网专门开设政策专栏,及时公开信用查询渠道与政策文件,确保数据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强化惩罚措施,对于违规企业坚决予以追缴保证金、暂停减免资格等严肃处理,有力维护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服务创效:推出“一揽子”惠企暖心政策
为推进产品创新、数据共享与服务提升,滨州多部门协同作战,发改、金融监管等部门紧密携手,共同开展助企纾困行动。深入落实“店小二”服务机制,“政策上门”与“1对1”包保服务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银企对接交流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定期举办政银企座谈会,有效拉近了银企之间的合作距离。创新宣传机制成效显著,“政策面对面、服务心连心”金融服务直播间开播11期,累计观看点赞达18万人次,让惠企政策深入到每一个企业心中。
此外,滨州进一步提高投标免收额度,积极鼓励小额项目免收保证金,对大额项目降低收取比例与上限,自2023年以来,已有4125家企业从中受益,累计免收保证金6.29亿元,切实为企业减轻了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