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周报(第145期)|市场监管总局规范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多部门发文加大对重点企业内贸险保障力度

2024年12月24日 13: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頔,刘智
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目标2029年形成现代零售体系,推动实体零售与数字经济融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加大对重点企业内贸险保障力度,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监管总局规范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增强审查透明度。各地如三亚、沈阳等也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

时政要闻

商务部等7部门: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推动实体零售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12月16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对外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聚焦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社区商业中心等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和创新转型。

《方案》提出,按照“全面部署、试点探索”思路,以城市试点为抓手,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支持政策,力争到2029年,初步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

《方案》部署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场景化改造,鼓励融合性商业,创新时尚型商业,倡导策展型商业,培育主题式商业,完善社区型商业;二是推动品质化供给,以消费者为中心,诚信经营、品质当先、服务至上,优化商品和服务体验;三是推动数字化赋能,推动实体零售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效率,让消费更便捷;四是推动多元化创新,鼓励业态融合,“大而强”“小而美”“专而精”与“一店多能”模式百花齐放;五是推动供应链提升,鼓励强化协同,优化流通渠道,高效衔接供销,促进降本增效。

《方案》明确了开展摸底调查、编制试点方案、推动项目启动、调动各方力量、“一店一策”改造的工作路径。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优化经营环境、搭建交流平台、夯实发展基础等保障措施。将零售业创新提升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发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营造线上线下公平竞争环境等相衔接,加强政策集成,与盘活存量资产、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首发经济、推广国货“潮品”等相结合,形成工作合力。

下一步,商务部等7部门将深入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通过每年确定一批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完成一批存量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推广一批经验成熟的典型案例,引导和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零售业在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畅通经济循环提供必要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提升内贸险承保能力与产品供给,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内贸险保障力度,更好发挥内贸险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作用。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能够分散企业贸易风险、降低市场流通成本,有利于促进商品服务畅通流动、优化贸易环境,是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意见》提出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内贸险保障力度、深化内贸险供给侧改革、完善内贸险配套制度、加强组织实施和跟踪问效等四个方面政策,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提升内贸险承保能力、丰富内贸险产品和制度供给、优化企业投保内贸险费率机制、加大对内贸险推广支持力度、依法打击虚假合同和骗保等行为。

《意见》明确,建立促进内贸险高质量发展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开展不定期工作会商,加强对内贸险发展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单位,制定细化落实举措,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规范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增强审查工作透明度

12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下称《指引》),旨在推动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机制,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规范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增强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透明度,提升经营者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评估经营者集中竞争影响的预期。

《指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等制定,采用条文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共12章、87条,包含案例29个。《指引》既立足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实践经验,又与国际通行并购审查规则接轨,科学、合理、完整地反映了横向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框架、竞争分析思路和竞争影响评估因素等内容,积极回应了审查实践中经营者反映较多的问题、部分重点复杂问题及并购审查领域新问题。

据介绍,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已审查3000多起涉及横向经营者集中的案件,约占总案件量一半,积累了丰富的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经验。制定《指引》,有助于健全我国反垄断规则制度、完善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则,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并购提供更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能够提高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统一性、规范化和透明度,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地方行动

海南三亚:开展2024年营商环境创新案例评审,探索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

12月16日,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组织举办“三亚市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专家评审会”,特邀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营商环境体验员(观察员)、律师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专家评审团,为共30个入围案例打分点评。

近年来,三亚市各部门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已累计形成18个三亚市营商环境示范创新案例,6个案例入选海南省营商环境示范案例在全省推广。

今年以来,三亚市印发实施《三亚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营商环境整体提升攻坚方案》,推出86条改革举措,全市各单位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并形成一批具有三亚特色的典型案例。下一步,三亚市将根据本次评审结果,评选出“三亚市2024年营商环境创新示范案例”“三亚市2024年营商环境实践类案例”,同时认真做好案例总结提升工作,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成果。

辽宁沈阳:推出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重点举措三十条,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转化动力

12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沈阳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相关部门围绕市场、法治、政务、信用四大环境,推出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三十条重点举措。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兼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巍介绍道,2024年,沈阳市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夯实沈阳市作为“知识产权指标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工作基础,会同全市相关部门完成四大类27项改革举措,全力打造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升级版”。为全面巩固提升前期工作成果,沈阳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沈阳市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重点举措》(三十条),围绕市场、法治、政务、信用四大环境,以推动知识产权领域政府职能转变为目标,以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期盼为导向,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

在优化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市场环境方面,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提升专利质量、加强政策激励,打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

在优化支撑知识产权高效保护的法治环境方面,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保护环境。

在优化实现知识产权普惠服务的政务环境方面,高水平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通过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引领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协同发展,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

在优化引导知识产权规范管理的信用环境方面,推进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领域分级分类监管,开展信用约束激励和信息修复,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典型案例

福州海关:推出稳外贸促通关十七条措施,支持锂离子电池等新动能的个性化监管措施

近日,《福州海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七条措施》出台,聚焦培育外贸新动能、支持福建外贸优进优出、帮助企业降本提效、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四个方面推出十七条措施,打出稳外贸促便利“组合拳”。

《措施》提出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出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查验模式的享惠范围,支持平板显示模组、锂离子蓄电池等商品的个性化监管措施等举措提升外贸产品新动能;支持建设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中心、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试点、全面推广跨境电商税款担保电子化,进一步解决企业关注的跨关区退货难题,激发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活力;聚焦保税仓库管理、保税再制造等“保税+”业务改革,推进航空器燃料供应保税监管试点、推动保税航油业务开展等,不断释放综合保税区创新活力。

《措施》提出支持福建外贸优进优出。优进方面,保障能矿产品和农食产品进口,支持鳗苗等优质水产苗种、蔬菜种子等扩大进口,参与推动扩大肉类、水产品、乳品、油脂等民生产品市场准入,指导企业用好印尼青皮椰子输华检疫准入获批政策。优出方面,服务鲜活农产品通关,加大对外磋商和出口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力度,助推地方竹木草、水果、种鸡等特色产品扩大出口等;进一步便利汽车出口,依托福建省内锂电池等产业优势,帮扶出口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

《措施》提出帮助企业降本提效。推广中国海关优惠原产地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提升RCEP等自贸协定利用水平;落实重大技术装备等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先进技术设备进口;进一步扩大主动披露政策适用范围,实施“新型加工贸易风险担保模式”改革;用好福建省AEO企业孵化中心平台,促进高级认证企业享惠升级;开展“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改革,推动地方提升启运港退税享惠便利;优化海关“5·18”“6·18”等展会监管模式,推进“智慧旅检”建设,进一步便利企业商务人员跨境往来。

《措施》提出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改革优化进口货物通关模式,支持在江阴港铁路监管场所等加大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探索“江西—福建”组合港、争取开展闽粤港澳“跨境一锁”,全面推广“离港确认”进口转关申报模式优化作业流程;深化进出口货物“远程属地查检”和“批次检验”监管模式改革,扩大“远程属地查检”试点产品范围,提升通关效能;实现智慧电信检疫在海港远洋渔船监管、国际邮轮监管等业务领域应用。

四川成都:探索开展全市产业园区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提升为企服务的时效性、精准度

12月19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产业园区“尊商重商优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将对标世界银行、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全市产业园区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全面提升园区营商环境监测的便捷性、科学性、时效性。

《行动方案》明确,将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健全园区企业问题诉求直报办理“啄木鸟”机制。坚持“抓住大企业、紧盯大行业、做实大产业”,按照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原则,市县协同、分层分类开展走访服务;强化“用户思维”和闭环管理,健全园区企业问题诉求分级分类办理机制,实现“收集—办理—反馈—问效”的园区企业诉求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完善为企服务长效工作机制,聚焦企业发展需要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以企业之“进”服务经济之“稳”。

据介绍,成都将定期开展“蓉易见·民企会客厅”进园区活动,推动现场解决企业个性问题、专题研究解决企业共性问题,广泛听取、动态收集企业需求,优化完善政府多部门联席机制和企业诉求全流程闭环解决机制,切实为企业发展疏通堵点、化解痛点、消除难点。

此外,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促进园区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成都将围绕产业生态开展园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各产业园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色,围绕项目、政策、科创、法治、用工、知识产权等重点服务领域,编制发布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提升为企服务事项的时效性、精准度;推动各产业园区科学设置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专区、站、点),实现“办事不出园区”。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