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
12月23日晚间,一位粉丝量超150万的网红发布吐槽网约车异味过大的视频,该视频下近5000条评论均表示有类似经历,“越来越容易打到臭车了”话题随之冲上热搜。
随后滴滴出行发长文致歉,并宣布开展 “异味车”治理专项,措施包括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上线司机宣教和播报,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培训学习,对司机服务开展正向激励考核,并在北京等城市推出“香香车”服务,在整洁干净的车内铺设香氛卡等。
“我们也不想车里有味儿,但外面天气那么冷,长时间开窗乘客受不了,而且天天跑车,难免有味道。”北京市一位滴滴司机对记者表示,他原来做装修生意,这两年钱不好赚,转做网约车司机不久,还在摸索门路,每天出车超过8小时,收入多的时候有500多,“要很努力。”
另一位女性网约车司机告诉记者,平常自己车里比较整洁,支持平台加强治理异味问题,“谁也不想打个臭车”。不过她也理解,很多司机为了多接单,吃喝都在车里,加上个人卫生习惯、冬天空气不流通,比较容易产生异味。
而在这背后,藏着网约车司机“赚钱难”的问题。据记者了解,有些网约车司机为了减少成本、增加收入,会两人“合开”一辆车,“人停车不停”。
就记者此前打网约车经验来看,网约车平台早些时候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打到异味车,大概率会收到平台推送的“车内是否有异味”反馈链接,可见平台已将此类乘客体验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臭车”该怪谁?
其实,消费者对打到“臭车”的委屈、司机长时间接单驾驶的不易、平台精细化治理的困境,是一个综合问题,也是出行行业长期以来共同面临的难题。
车内异味并非网约车的专属顽疾,传统出租车也长期受困于此。由于不少传统出租车司机是个体经营,较为分散,行业缺乏统一且有力的监管机制,车内卫生状况往往取决于司机的个人习惯,除了消费者热线等,乘客也没有其他便捷渠道反馈这一问题。
网约车平台统一整合司机资源,理论上具备更强的管控能力。早期网约车平台凭借对司机的注册审核、服务规范要求以及乘客评价体系等手段,在提升乘车环境整洁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使得乘客对网约车的卫生状况有了相对更高的期待。
但随着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老问题交织。部分网约车平台在运营管理体系中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为了追求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在司机准入门槛的设定上有所松懈,未能对司机的车辆卫生状况进行严格审核与持续监督。
有乘客建议,在车辆上线前的检查环节,若平台能够建立标准化的卫生检测流程,对车辆内饰、空调系统等易产生异味的关键部位进行严格筛查,并定期对运营车辆进行抽检复查,不符合规范的强制要求清洗,或许能够减少“臭车”流入市场的概率。
再则,若网约车平台能够严肃对待乘客反馈处理与追踪,一旦收到关于 “臭车” 的投诉,立即启动相应程序,对多次被投诉的车辆和司机,进行重点监控和整改,也可以降低“臭车”的存在空间。
此外,通过平台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根据车辆的卫生状况、使用年限、历史评价等因素,对车辆进行智能调度,也是有效举措。例如,优先将卫生状况良好的车辆派送给对乘车环境要求较高的乘客,或者将需要进行清洁维护的车辆调度到空闲时间较多的区域,以便司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车辆清洁,提高车辆的整体卫生水平和运营效率。
不可否认的是,网约车平台凭借相对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辆卫生状况进行了约束和提升。但任重而道远,平台治理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如司机群体庞大导致监管成本高、部分司机对规则的执行意愿不强、线下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监督漏洞等,这些都考验着平台的管理执行能力。
司机作为车辆的直接使用者和服务的提供者,对“臭车”问题负有直接、重要责任。部分司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卫生意识,是原因之一。一些司机为了节省成本,减少车辆清洁频次,长时间接单运营,也容易滋生车内异味。
目前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司机收入压缩,这使得部分司机在车辆维护上的投入意愿降低,对平台规则的执行意愿不足,使得“臭车”问题有其顽固性。
司机这些行为必然是为了节约成本、尽可能增加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反而可能因为乘客的差评、投诉导致接单量下降,进而影响自身的收入水平。
也有消费者提示说,乘客在享受出行服务的同时,也要尽量理解网约车司机工作的高强度与复杂性,意识到平台和司机在平衡成本与服务质量上的艰难,通过合理的渠道反馈问题,保障自身权益、促进问题的妥善解决。
除此之外,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引入,也是解决出行服务“臭车”问题的一个有效路径。
记者整理消费者关于Waymo、萝卜快跑等无人驾驶网约车的打车体验发现,并没有关于“异味、臭车”的负面案例。无人驾驶出租车由运营平台进行集中化、智能化的调度与维护,车内环境的清洁频次、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等都能按照预设的标准程序执行,从而有效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的“臭车”问题。另一方面,无人驾驶网约车降低了因司机个人习惯差异对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
不过也要注意到,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大规模推广,仍面临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完善、公众接受度以及成本效益平衡等诸多难题。
“网约车之臭”并非孤立问题,其根源深植于车辆运营的复杂生态里。但好在,有平台监管、算法辅助,网约车的“清新行动”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