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医”2024|跨国药企减冗余拓新局:中国药企潜在机会仍待被挖掘

2024年12月26日 11:5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韩利明
MNC全副武装应对专利悬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

在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尚未走出转型阵痛期的跨国药企(MNC)依旧处于动态调整。一方面,通过“裁员”“砍管线”“停临床”,精减在多元业务上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各种BD(商务拓展)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凯乘资本创始人邹国文博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在经历了疫情时代的狂飙突进之后,全球的医药产业其实进入回调和振荡期,各国的医保支付能力都受到一定挑战。多种因素作用下,跨国药企高毛利时代已经过去。处于成本控制角度考虑,不得不进行裁员和战略重整。”

“尤其对于一些竞争比较激烈,投入产出比可预见不高的管线和领域,跨国药企也在主动退出;趋向于将研发重点放在投资回报率更高、更加受市场认可的产品管线上。”邹国文博士指出,“就医药产业本身高研发风险的特征来看,大药企必须做出类似于PD-1、GLP-1级别的‘重磅炸弹’,才能分摊掉公司前期巨额研发投入和其他大量的成本,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靠众多缺乏竞争力的小产品是无法支撑起这些药企体量的。”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医药创新能力也已进入全球第二梯队前列,MNC与中国市场联系愈发紧密,其战略调整持续波及中国市场,本土创新药企亦受影响,行业生态正在重塑,新机遇与挑战并存。

交银国际分析,专利悬崖风险下管线扩张需求激增,叠加重磅品种销售积累下的充足资金,MNC加速对外合作。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不断扩大、与欧美同行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资本市场波动后资产性价比明显提升,中国创新药企也借助MNC的强大临床和商业化资源加速产品全球开发、 最大化销售潜力,真正实现合作双方双赢。

MNC的“减法”

近年来,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遇冷,融资总金额进一步萎缩。2024年上半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的阶段性下行趋势仍在持续。动脉网数据显示,交易数量同比下降超2成,但平均交易金额上涨近3成。受季节性差异影响,今年下半年或有回暖之趋,但对于制药公司而言,降低成本仍是关键词。

据行业媒体Fierce Biotech统计,今年上半年,超80家生物技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裁员,裁员人数上万。例如Akari Therapeutics在一季报中宣布裁员 67%,包括取消某些高管职位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支持公司的长期战略计划;Amylyx在4月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 Relyvrio 失败后裁员了70%。

安永美洲生命科学负责人Arda Ural观察并公开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欧美生物制药行业每月裁员约5000~7000人,“裁员通常归结为四个主要因素,包括临床前资产投资放缓、专利到期、药品定价监管变化以及个别公司面临的特定挑战。”

年末,裁员仍在继续。11月底,吉利德宣布新一轮裁员计划,计划解雇其位于福斯特城(Foster City)总部的104名员工;12月,诺华宣布将关闭位于德国和美国的MorphoSys工厂,并计划裁员约330人。

事实上今年来,拜耳、百时美施贵宝(BMS)、葛兰素史克、武田、强生等MNC的身影多次出现在Fierce Biotech2024年的裁员追踪器上。与大批药企裁员消息同行的,还有管线精简、临床终止等消息的发布。

罗氏在一季度财报中透露削减6项临床项目,包括用于实体肿瘤的camonsertib和belvarafenib等;默沙东在年底宣布终止开发抗TIGIT抗体Vibostolimab和抗LAG-3抗体Favezelimab;BMS宣布到2025年底将节省约15亿美元的成本,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将削减大约12个项目……

MNC的组织架构调整也波及到中国区域。例如强生中国在11月开启裁员,规模约20%,主要为外科部门;随后默沙东也被曝出在中国市场计划裁员。此外,优时比中国出售成熟管线,聚焦创新药;协和麒麟中国通过“中间角色”,将股权出售给维健医药。

“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竞争格局要好,可以预见,在中国市场中,跨国药企产品必须要有绝对的优势。产品力如果不足,在和中国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的时候,跨国药企几乎不具有任何优势,相关资产可以剥离重组。”邹国文博士指出。

而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制药企业仍需要在保持创新和应对市场变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MNC的“加法”

据交银国际测算,未来3年,有较多MNC专利悬崖的风险敞口(按收入计)在20%以上。其中BMS 所承受的风险最大,已到期和未来三年内将到期品种的销售占2023年总收入的68%;艾伯维、诺华、阿斯利康、罗氏、强生等也面临25%以上的风险敞口。

在此背景下,MNC全副武装应对专利悬崖。其中,创新研发作为医药行业发展的长期原动力,新品种的销售增长无疑是解决现有品种专利悬崖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但德勤曾在报告中指出,全球研发支出TOP20的MNC的研发效率近年来持续下降,并在2022年刷新了十年来的最低纪录,研发回报率仅为1.2%。

这一低回报率的背后,是研发成本的不断攀升。据德勤报告,研发一项新药的平均成本已经超过20亿美元,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增加至22.84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合作研发或引入管线,甚至是并购资产,成为不少MNC的选择。

举例看,随着修美乐(阿达木单抗)在2023年交出“药王”桂冠,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艾伯维今年共累计达成8项合作,总金额超50亿美元,合作方包括Gilgamesh、明济生物等。从交易内容上能明显看出,其主要核心仍围绕着自免疗法的未来进行布局。

但医药行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或技术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管线或者产品的整合能力上。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对于手握充足现金流的大型药企而言,可以通过并购活动整合管线形成合力,构建在某一个疾病领域的竞争壁垒。

在自免领域之外,近年来艾伯维也陆续通过收购Neurocrine Biosciences、Cerevel Therapeutics等布局神经科学领域。艾伯维在2024年第三季度年报中披露,神经科学产品贡献23.63亿美元,同比上涨15.6%,已超过肿瘤产品成为拉动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二支柱。

阿斯利康也通过自研和外延扩张,重心转向ADC、细胞治疗、TCE、核药等下一代新药开发路径。据交银国际统计,阿斯利康自2023 年以来,共完成9笔10亿美元以上的收购/BD,涵盖多个疾病领域和药物技术路径、聚焦早中期管线补强。

在邹国文博士看来,MNC仍然要聚焦大病种突破,关注肿瘤、减重、CNS、NASH、脱发、自免等领域;从技术平台来看,像核药、新型的双抗多抗和ADC、小核酸领域等新型分子实体,常常会诞生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希望。

中国药企的机遇?

MNC的密集调整,尽管动作不同方向各异,但均以期能更迅速地抓住机遇,更灵活地应对挑战。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机遇人尽皆知。随着中国创新药企研发能力不断提升,MNC仍持续在我国寻找合作标的。

例如默沙东在今年内已与多家本土药企达成合作。8月,默沙东宣布引进同润生物的CD3/CD19双抗CN201的全球权益,预付款项达7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为6亿美元。11月,默沙东再次以5.88亿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2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获得礼新医药新型在研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

彭博行业研究全球产业研究负责人Sam Fazeli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大多数跨国药企在进行交易时倾向于寻找一些人体数据,“在中国,生物科技和制药公司似乎更容易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早期的人体数据,这些数据至少可以观察药物的副作用,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表现,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初步的疗效证据,尤其是在肿瘤学领域,疗效更容易被观察到。”

此外,更有多家本土创新药企被MNC整体收购。年初,诺华宣布达成收购信瑞诺医药的协议,信瑞诺医药整体并入诺华中国;4月,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11月,BioNTech宣布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

“当下国内药企融资艰难,IPO路径受阻,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一段时间会持续如此。鉴于此,MNC的合作对于国内药企是不可多得及时雨,也让行业看到了投资退出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证明了只要做出好产品,还是会有人认可和出价的。”邹国文博士表示。

“当然,跨国药企巨额现金在手,虽然有着明确的并购需求,但也一定是等待合适的时机,产品研发风险尽量释放,买卖双方的心里预期差异需要不断的博弈才能逐渐弥合。”邹国文博士补充,随着全球各个管线的逐渐推进,供给端会逐渐增多,而资金提供端可预见的会相对较少。因此跨国药企作为买方会更为强势,可以多看多选,在等到市场底部,才是好的扣扳机的时间。

而在面对国内医药市场如今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邹国文博士分析,跨国药企在华市场销售端的激进程度将会受到一定影响,重点将会放在政府端(准入)和支付端(医保);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优质创新药企资产却无人投资,反而是跨国药企借机扫货的大好时机,在资本战略端会更加的积极和活跃。

交银国际研报也指出,中国创新药企的潜在机会仍有待被发掘,“随着中国创新药管线不断扩大、 研发实力屡获验证、资产性价比显著,2023年下半年起创新药BD出海、收并购明显提速,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持续。海外药企的关注重心将转向创新价值和差异化显著的更新技术路径,包括 CGT、小核酸、核药、双靶/多靶抗体和 ADC 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