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崛起的背后,是生活美学,更是商业蓝海

2024年12月26日 14:15   来咖智库
重新定义老年生活边界。
图片


作者 | 金刀  柴犬

编辑 | G3007


编者按


他们不再只是“精打细算”的群体,更是充满个性与梦想的消费者。


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其中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的部分提到,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


10天前的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推进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的发展。这一文件是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对“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进一步落实。


年底多项政策密集支持到位,展望2025年,银发经济有望迎来重大发展。


谈到银发经济,网络上一部分人认为,老年人消费意识和观念不如年轻人,银发经济不能带动整体经济向前进步,因此对于年轻人收入与养老金的上涨之间更倾向于前者。


现实中的确也存在这种现象。目前退休人群的主力以50、60后为主,这部分人年轻时物质条件并不充裕,早年养成了生活节俭的习惯,因此给全社会留下的印象是“精打细算”、“不该花的钱不花”等。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在消费上更加理性,不像年轻人看了直播后就冲动消费,但并不代表这些人没有消费的需求。


尤其是这些老人中的“先锋派”早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消费观,因为没有家庭和子女的负担,相对时间更充裕,花钱购买体验和服务这一观念已经被很多老年人接受。


事实上,银发经济的崛起,不仅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结果,更是一场关于消费升级与观念革新的社会变革。


01

汪姐,潮流与优雅都不能丢


有些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很潮流、很优雅,有自己独特的消费观。


汪姐(化名)是1961年生人,已经从上海某大学的电子学院退休,闲散的退休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为此她早早就布局了兴趣爱好。


年过六旬的她,灰色的短发如云般轻柔,却总是梳得一丝不苟,透着优雅与从容。她的身影虽略显臃肿,但却步伐轻盈;她素颜不施粉黛,但皮肤却光滑细腻,仿佛岁月对她只是一场漫长而深情的陪伴。她的嗓音低沉柔和,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份温暖与坚定。


喜欢珐琅工艺和欧洲古董首饰的她,最早从各种展会上开始拍照、收集自己喜欢款式的图片和海报,再到躬身入局每年列好预算开始自己的收藏之旅。再往后,痴迷于珐琅工艺的汪姐直接在上海和几个年轻人攒了一个珐琅工作室,自己上手烧制珐琅,复刻自己喜欢的中古款式。


汪姐说,每一枚胸针、每一条项链,都是一段被时间温柔封存的故事。她的收藏柜中,摆满了从欧洲小镇市场到大型拍卖会上精心挑选的宝物。每件首饰在她眼中都不是冰冷的金属与宝石,而是某个时代的缩影,是匠人手中的诗篇。她尤其钟爱新艺术运动时期的作品,那些自然流畅的曲线和细腻的雕工让她着迷。


“你知道吗,红色的珐琅往往是最难烧的,”汪姐亲手填烧多件珐琅作品后,自有心得。最近这一两年,汪姐都会找机会飞往不同的国家,参加古董展会淘货。无论是巴黎的旧货市场,还是伦敦的古董博览会,她都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专注地欣赏、挑选、谈价。她从不急于购买,每次交易前都要听完卖家关于首饰背后的故事。


展会之余,她喜欢与同好们聚集在咖啡馆里,手捧一杯热茶,低声讨论某件首饰的年代和工艺。她的眼神会在谈及古董时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仿佛时光倒流,年轻的汪姐再次浮现。目前,汪姐每年都准备拿出几万人民币进行古董首饰的购买,在她看来,拿出自己一部分积蓄投资爱好,既可以愉悦自己,又可以留给后辈做一个念想。


汪姐的退休生活,一句话概括:她的优雅不仅来自外表,还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


02

杨炳林,“最年长的B站游戏博主”


此前曾有一条新闻上过热搜。2024年1月29日,88岁的杨炳林老人收到一张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他被正式认证为“最年长的B站游戏博主”。他把证书与妻子的照片装裱在一起,提笔附言:“勤劳加智慧,能造就出未有的新纪录”,老派而硬汉。根据之前的新闻报道显示,他玩游戏已近三十年,从步入老年、痴迷游戏开始,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人生是在主机与游戏前度过的,“机龄”比许多玩家和粉丝的年龄都大。


图片

(杨炳林老人微博截图)


像杨炳林这样沉迷游戏的老人,在目前的退休群体里算一个异类,但如果放在80后,甚至部分70后的身上,其实并没有违和感。所谓的“只有小孩才玩游戏”只是老一辈人的刻板偏见,随着从小接触电子游戏的人退休,传统遛弯、打麻将、看娃等老年活动项目,很有可能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辛苦了一辈子的打工人,利用退休金给自己攒一台高配电脑,再把“御三家”的主机收集齐,因为退休后时间更加自由,可以无拘无束享受游戏的快乐。


03

陈姐,花钱买服务


现在的年轻人(未来的老年人),在对待服务消费的问题上,也比他们的父辈观念更加超前。老一辈观念中很多服务类项目:如家庭保洁、收纳、做饭、带娃等,根本就不值得付费,即使自己累个半死也要亲力亲为,所以目前在银发经济中,这一环的消费需求还处在严重不足的状态,其中仅请月嫂的支出近年来得到了社会的接纳,其他诸如点外卖等目前在父母辈还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


等到现在的年轻人退休之后,这部分需求将会彻底被释放,因为花钱买服务的行为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去年退休的女职工陈姐,她早年与丈夫离婚后未曾再婚,目前儿子在某一线城市工作,所以处于一个人独居的状态。尽管她的年纪还不大(58岁),属于老一辈口中还能干动活的年龄,但她听从儿子的建议,过上了和年轻人一样的生活。


例如在家庭保洁问题上,陈姐很早就已经在儿子帮助下购买了扫地机器人,以节省自己扫地的体力。此外每隔一两个月,她还会请家政到家里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陈姐说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会收拾的人,与其自己费力,倒不如花钱请专业的人来干活,自己则有更多精力读书、运动。


在吃饭的问题上,陈姐也像目前的年轻人生活靠拢。主动学习使用手机的她目前可以灵活操作各类网购软件购买食材,有时候累了就选择使用外卖软件解决一餐。虽然这些行为经常遭到同龄人的一些批评,不过她确实感受到了便利。


其他消费方面的理念,陈姐也比同龄人更加超前。例如她会购买自己喜欢的车开出去自驾,和小姐妹约出国旅行,周末去商场吃饭看电影等等。尽管像陈姐这样的人在目前的老年人中也属于少数的存在,但在不久的将来现在的年轻人逐渐退休,他们的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将会影响未来的银发经济形态。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高阶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的理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消费群体才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因而对老年群体而言,只有当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获得满足保障后,才会进一步追求社交、尊重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后者是银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银发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倍受瞩目。


04

银发经济,想象空间无限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当代社会服务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日共同发布《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报告预计,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到2060年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7.4%。


图片


从人群结构来看,2030年左右进入退休的主力将会是70后,等到2060年老年人口占比37.4%的时候,退休主力人群中将会有80、90、甚至00后。所以如果仅按照目前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来看待未来的银发经济,其实并不客观。


本次《意见》首先要求“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针对失能失智老年群体,将加大对养老机构、康复医院等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推动服务供给,保障老年群体的基本生理需求;针对半自理老年群体,加强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以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而对于完全自理老年群体,将加大康养、文化、旅游、体育、娱乐等方面的金融供给力度,通过刺激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需求的释放,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


结 语


从汪姐对古董艺术的执着到陈姐对智能生活的拥抱,再到杨炳林老人对电子游戏的沉迷,每一位老年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重新定义老年生活的边界。他们不再只是“精打细算”的群体,更是充满个性与梦想的消费者。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正为这一赛道铺就“长坡厚雪”。在未来的岁月里,银发经济将不仅是商业的蓝海,更是一幅描绘代际融合与生活美学的宏伟画卷。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