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刘梦生 北京报道
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并全方位地塑造着未来就业格局。为适应这一趋势,高校纷纷增设AI相关课程和专业,以培养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近日,《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发布。书中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影响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就业、未来如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可能为就业市场带来哪些变化?不同区域的人工智能发展水平是否会影响各地的就业市场?当下的教育体系是否能够满足市场对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本书作者之一、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春超。
王春超表示,AI技术未来将全面重塑就业格局,新的高技能岗位会不断涌现,例如,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大量新兴职业,如数据科学家、AI工程师、机器学习专家、AI系统维护与优化人员、数据标注师、算法伦理审查员等。
在他看来,AI不仅将重塑就业格局,还可能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劳动者与AI的协作将成为工作常态,这要求劳动者既要掌握与AI系统协作的能力,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需要对企业使用AI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将AI技术的使用纳入劳动法规监管,并鼓励企业成立AI技术使用伦理委员会。当前,我们亟须探索适应数智经济的就业服务与社会治理新模式,从多层次、多维度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春超 受访者供图)
未来市场更需要“AI+X”的复合型人才
《21世纪》:人工智能目前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就业的格局?
王春超: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正在重塑就业结构。目前可以看到,制造业、物流业、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部分就业岗位将受到影响。而高技能岗位的需求则会显著增加,AI开发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高技能岗位需求将持续增长。“AI+X”(如AI+医疗、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市场热点。一批新兴职业将持续涌现,例如AI系统维护与优化人员、数据标注与管理专家、算法伦理审查员等。此外,平台型企业将提供更多短期任务型岗位,自由职业也会随之增加,传统单一型就业岗位占比则相对减少。
另一方面,人机协作将成为工作的常态。AI将作为劳动者的“助手”,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复杂任务。例如,医生可以利用AI进行医学诊断,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律师也可以利用AI进行法律检索和分析,大幅缩短工作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掌握与AI系统协作的能力,这对劳动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学习将成为必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数字化能力则是未来的核心技能。劳动者需要具备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并能熟练使用各类AI工具。此外,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领域的整合能力。
《21世纪》:你刚刚提到人工智能对低技能劳动者有影响,未来应该如何平衡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低技能劳动者的保护?
王春超:我们出版的《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质量充分就业》一书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影响。准确来说,未来人工智能的替代效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物流和零售服务业等易于被机器替代的领域,例如仓库分拣、流水线装配等简单、重复、机械化且有规律的工作任务,已能够由机器人来完成。然而,对于需要复杂人际交往和精细操作技能的工作任务,人工智能目前仍难以替代人类完成。
未来,对于低技能劳动者而言,应尽量选择需要人际互动或创造力的工作,例如社区服务、艺术创作等领域。当然,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和企业应合作建立针对低技能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帮助他们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技能。企业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时,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内部培训、岗位调整等方式,帮助现有员工适应技术变革。全社会也要完善适应灵活就业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受人工智能影响的低技能劳动者提供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保障,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受侵害。
《21世纪》:对于高技能劳动者,人工智能是否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工作机会,并提高了跨行业的可能性?
王春超:AI技术逐步落地,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层出不穷,AI产业链不断延伸,确实带来了大量人才需求,比如AI工程师、机器学习专家、数据科学家等岗位,为高技能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了部分行业的技术门槛,为高技能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创新创业的可能性。
同样,高技能劳动群体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人工智能背景下技能迭代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迅速,劳动者需要持续学习新技能以保持竞争力,否则可能因技能过时而被淘汰。二是人工智能领域就业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大量高技能劳动者涌入,可能导致岗位竞争升级,甚至出现人才供给过剩的情况。
《21世纪》:AI技术是生产力解放工具,有助于员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社会如何监督企业对AI技术的使用方式,避免出现让劳动者过度劳动的现象?
王春超:防止AI技术被不当使用,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规范与监督机制。首先,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与个人使用AI技术的边界,禁止过度监控、侵犯隐私等行为。同时,要将AI技术的使用纳入劳动法监管范畴,明确企业在使用AI技术时保障员工工作生活平衡和身心健康的义务。
政府也需要引导企业与个人以负责任的方式使用AI,鼓励企业成立AI技术使用伦理委员会,由员工代表、技术专家和管理层共同参与,监督并规范AI技术的应用。另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将企业对AI技术的合理使用纳入社会责任考核体系,以此推动企业在技术使用上更加注重员工权益保护。
AI相关岗位将向发达地区集中
《21世纪》: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在不同城市群、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种差异是否会影响到各地的就业市场?
王春超:是的。一方面,就业机会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高技能岗位更多地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AI技术领先地区,这些地区AI企业、研发机构和资本支持更加密集,不仅提供了大量研发岗位,还催生了诸多AI应用相关的管理、运营和咨询职位。因此,高端就业机会向发达地区集中,就业结构也加速向高技能、高附加值岗位转型。同时,这些地区AI技术对劳动密集型岗位的大规模替代,可能进一步压缩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空间。
另一方面,AI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间高技能人才流动加剧。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AI技术领先的城市群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更强,这种人才流动效应可能进一步扩大地区间发展AI产业的能力差异。
《21世纪》: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就业质量较高的城市群,是否有可复制的经验或政策建议?
王春超:这一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其中之一是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高端化。这两大城市群形成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例如,长三角地区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发展迅速;粤港澳大湾区则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产业升级创造了大量高附加值、高技能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高技能人才。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驱动与科技引领。这两大城市群科研投入上力度空前,并努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例如,深圳、杭州等创新高地吸引了大量科技企业入驻,并大力支持创业活动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从而拓宽了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的经验表明,提升就业质量需要从创业、创新、人才、技术、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着手。各地应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
高校培养应对接市场需求
《21世纪》:近年来,中国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目前的教育体系能够满足市场对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吗?
王春超:当前市场需求的人才,重点关注具备相关技术与场景应用能力、跨学科背景,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此外,软技能方面,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抗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高等教育在对接市场需求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是理论与实践失衡。高校的AI课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项目经验相对欠缺。
二是跨学科融合有待加强。在与应用行业的深度结合方面,部分高校的AI教育存在短板,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跨学科协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三是课程内容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的课程内容未能紧跟技术的快速发展,难以全面反映AI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行业趋势。
《21世纪》:如何看待“人工智能+X”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当下是否存在人才供需错配的问题?
王春超:如前所述,“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人才培养方向,旨在满足多领域AI应用的需求。此类人才能够将AI技术与行业痛点相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当下,行业需求多样化与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比较突出。不同行业对 “X”的具体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仍较为单一。例如,部分高校倾向于培养“AI+计算机视觉”方向的人才,但医疗行业可能更需要“AI+生物信息学” 领域的专业人才。此外,一些高校的AI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却容易忽视“X”领域的实际需求,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高校应从优化课程质量入手,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与企业联合开发紧贴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并引入真实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方案需注重跨学科融合,鼓励AI专业与其他学科联合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还应增加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项目实践,深化产教融合,与AI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产业项目训练和实习机会,并探索“企业导师+高校导师”的联合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此外,研究型高校应更加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AI相关专业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