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该如何看待“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财政要在扩大投资与支持消费之间做怎样的平衡?政府投资又要如何优化投向和结构以实现效益的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他表示,提高投资效益需要优化宏观层面的政府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同时要建立更具有前瞻性与高水平的国土开发投资规划机制。当下扩大内需可特别注重以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这也是政府投资综合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借鉴“企业负面清单、政府正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以有效、有序市场与有为、有限政府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贾康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空间,应积极考虑使用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资金,推进全国各地的海绵城市及必然需要连带配套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此外,在扭转民间投资下行趋势方面,必须加强产权保护,保护公平竞争,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打破隐形壁垒,实现制度规则法治化“一碗水端平”的统一。
贾康。资料图
优化宏观层面投资效益评价体系
《21世纪》: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你怎么看消费与投资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为什么要重点强调“提高投资效益”?
贾康: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必须着力扩大内需,而所谓“三驾马车”中的消费与投资,则是扩大内需的两大主要抓手。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中央已明确强调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投资效益”,对政府而言,首先需要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绩效的追求,努力优化宏观层面的投资效益评价体系,同时在客观上也必然要求建立更具有前瞻性和高水平的国土开发顶层设计与投资规划科学决策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所致力形成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认为,对于总体而言的提高投资效益,可以充分地借鉴“企业负面清单、政府正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以有效、有序市场与有为、有限政府结合的资源配置机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其中政府投资的有效性是一大关键因素。
推进全国各中心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
《21世纪》:提高投资效益需要选好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下阶段政府投资要如何优化投向和结构?可以重点投资的领域有哪些?
贾康:对于投资而言,我认为首先需要中央从全局出发对国土空间开发给出顶层规划指导,比如规划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布局,各地方层级再按照因地制宜、向下兼容、通盘协调的原则定制自己辖区的政府投资发展蓝图,这样“全国一盘棋”的政府投资安排就有了规划先行、多规合一、结构优化的特征。
各地区一定要力争有定制化的高水平解决方案。在投资执行过程中,则要有严格的工程监理,资金及时拨付专款专用,并充分地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等微观层面的技术方法提高投资效益。
对于下阶段的重点投向,我认为应当积极考虑以政府投资推进全国各中心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必须连带考虑的一系列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对于城市和中心区域防灾减灾来说,海绵城市建设将发挥巨大作用,过去就已有所重视,但苦于天文数字的资金很不容易筹集到位。当下中央明确地指导了以超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双松搭配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框架,在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同时,更大规模地发行不计入赤字的地方专项债、国家层面的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政策工具支持逆周期的扩大内需,我们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积极运用地方专项债、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那些早就想做而过去感觉资金受限而做不成的重要项目建设。
做这些项目建设,在生产要素方面我们一样都不缺。我国本土的供给中,有钢材、水泥、劳动力,有技术力量、管理力量,只要配上特殊时期的长期、超长期资金来做投融资支持,就可以产生平时难以企及的政府投资综合绩效。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空间
《21世纪》: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很多地方的基建投资连续多年高位数增长。你是否担心加力投资会导致过度建设等问题?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空间?
贾康:当前确实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太过超前,比如一些高速公路利用率不高,一些高铁线路运营亏损等。
我不否认我国的高速路、高铁建设、航空港建设等方面有一些问题和瑕疵,但总体而言可总结的基本规律是“要想富先修路”,这种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前量是必须要打出来的,而且应尽可能打足。如前瞻性一次性做好规划,并将资金部署到位,从更长期的视角看,这样安排在综合绩效上看,可能的损失反而是最小的。
当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得到了较大提升,特别是有了主观方面借鉴吸收国内外经验后的认识提高而积极运用公债安全区筹资空间,那么政府投资“两重”建设的提前量空间,也应有所提升。
认为现在中国基建已趋于饱和、许多政府公共工程建设过于超前的观点,实际上在全局观上是落入了认识误区。以更长远的视角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空间,地方政府需要破除认识局限、打开思路,科学规划前瞻布局,这样才能找到好的投向和标的,实现更有综合绩效和更具有大手笔创新水平的投资。
给民营企业做长期投资吃下“定心丸”
《21世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今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民间投资同比有所下降。2025年政府投资要怎样带动社会投资?如何扭转民间投资的下行趋势?
贾康:在经济增长遭遇压力的时期,政府可以上马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拉动经济景气程度上升,从而改善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带动非政府主体跟进投资。当经济活力回升、市场景气度提高,就会使更多的企业找到投资机会,从而促进整个市场活跃起来。这也是虽不易量化但确实存在、必须特别重视的政府投资综合绩效的一大组成部分。
面对宏观环境变化,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也确实面临不容忽视的困难,一些企业不仅在自身经营方面承受了较大压力,同时也在贷款融资、行政审批、竞标竞价等实务层面遭遇到“歧视”。
中央已反复强调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国家发改委成立了民营经济促进局,现在全国人大已启动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程序,各地也推出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但必须指出,部分地方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并未有效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甚至认为民营经济是“软柿子”,被称为“远洋捕捞”的“违法式执法”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和提振信心的反向动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必须“斩断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的黑手”,释放出了坚决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鲜明信号。
我认为,扭转民间投资下行趋势,必须注重标本兼治,而追求治本为上。要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打破隐形壁垒,实现制度规则“一碗水端平”的统一,这些涉及治本的举措,一定要在具体工作中落实,让民营企业吃下改善和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定心丸”,进而才能使他们形成长期主义行为模式去做“耐心资本”的积极投资。
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建设法治经济,法治必须全面覆盖所有的经济社会活动。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应该面对“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负面清单,促使他们调动一切潜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去做试错创新。同时在政府方面,要勇于自我革命,面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正面清单,并且有权必有责地加上“责任清单”的奖惩问责机制。这就需要在我国改革的深水区,推进动真格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的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