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昀肖 北京报道 近期,流感高发季节再次来临,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4年第52周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报告,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流感总体处于季节性流行期,不同病原体导致感染的走势存在差异,监测结果显示次轮流感中99%以上为甲流。
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的同时,多地中医药流感防治方案,对于成人和儿童流感都提出了相应的中医药治疗方案。
在治疗药物使用选择方面,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一部副主任韩桂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病毒感染。首先,要明确病毒的类型和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类型的病毒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甲流这样具有明确治疗药物的,若无禁忌,建议发病48小时内尽早应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片,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等尚无针对性化药治疗的药物的,可以根据其证候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
“也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以及药物的耐受性等。对于老年人、儿童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选择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韩桂玲指出。
流感的到来也使感冒类药物销量明显上涨,相关企业股价也水涨船高,多家中成药企业股价在1月6日出现涨停。
对于流感季节中相关中成药企业的影响,医药行业资深营销专家李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流感季节的来临,呼吸道相关药品在近期的销售收入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上涨趋势。诸如安宫牛黄丸、抗病毒口服液等与流感相关的产品,销售情况变化尤为突出。
“就股价方面而言,其走势是依据市场特点而定的,鉴于当前流感状况大约会持续两个月至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故而现阶段股价出现上涨的情形,实属正常,已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李众认为。
感冒类中成药如何使用?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入2024年11月份流感病毒感染率开始抬头,接近12月份以来显著上升,成为南北方省份共同面对的头号呼吸道病原体。2024年第48-52周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环比上升1.4%、3.4%、5.3%、6.3%、6.2%,阳性率至年末达到30.2%;住院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环比上升0.6%、2.5%、2.4%、3.2%、5.4%,阳性率至年末达到17.7%。
据了解,本季流感活动较往年发展较慢,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秋季由鼻病毒引起的感冒延迟了流感的暴发时间,预计到2025年1月中旬会达到一个峰值。
韩桂玲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在日常接诊中,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急剧增多,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阳性率明显增高,达30%以上,其中9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在日常普通门诊接诊过程中,观察到近期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部分患者在此之前曾出现发热、全身酸痛等流感症状,进一步相关辅助检查90%以上考虑病毒感染所致。”
“结合地区病原体检出情况,相对前两年呼吸道感染情况,今年入冬以来除甲型流感病毒增多外,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腺病毒等也有增加,另外也有部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韩桂玲指出。
流感季节的到来也带动了呼吸道疾病的相关医疗诊断量和药物购买量。京东健康数据显示,2024年12月20日-26日京东互联网医院呼吸道疾病相关问诊量,环比此前7天增加了近1倍;2024年12月20日-26日京东到家快检呼吸道病原检测订单量,环比此前7天增1.1倍;2024年12月初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推出的京东到家快检呼吸道病原检测护士上门采样服务,订单量环比增长了超4倍。
根据各电商平台数据,1月5日,京东买药流感用药订单量环比上周增长了2.2倍,其中速福达玛巴洛沙韦订单量环比增长4倍;可威奥司他韦、达菲奥司他韦订单量环比增长分别为1.3倍、1.2倍。
另外,1月5日,美团买药奥司他韦搜索需求量周增近1倍,玛巴洛沙韦搜索需求量周增超3倍,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
中康瓴速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感冒用药/清热类每日店均订单量11.32单,较上月增速为27.0%;每日店均销售额为344.3元,较上月增速41.3%。
在流感相关药品中,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是治疗和控制流感的关键武器,在流感高发季节再次备受瞩目,伴随销量暴涨和部分平台供货短缺,热度空前高涨。
除此之外,销量上涨的还有感冒类中成药,美团买药平台显示,999感冒灵、连花清瘟胶囊、复方板蓝根颗粒维C银翘片及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产品在发烧头痛、感冒类药品中销售排名靠前,其中,999感冒灵颗粒月售达将近600万。
在中成药治疗流感方面,去年12月流感季节到来之时,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并发布《2024年北京冬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并对各区卫生健康委和各中医医疗机构提出落实要求。《方案》基于“内热基础上感受时行疫毒而发”的病机,推荐了成人、儿童流感治疗方案,中医适宜技术和预防方案。
韩桂玲介绍,流感可选择的中成药比较多,不可盲目用药,当根据患者具体的证候辨证用药,如果患者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咽痒,痰清稀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风寒证候,可以选择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三拗片等药物。如果患者表现以“发热较重,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等热毒证候为主,可以选用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金莲清热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前者主要起到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而后者主要起到辛凉解表,清肺透邪,解毒清热作用。
对于中成药与化药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韩桂玲强调,中成药和化药可以同时使用,但服用时当关注以下注意事项,包括建议间隔半小时以上口服;同时服用前,遵循医生指导与用药规范,了解两种药物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如果成分存在冲突或相互作用可能,应避免同时服用。
“要密切观察自身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其中一种或两种药物,并向医生咨询。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用药需格外小心,应遵循医嘱或药嘱,不可随意用药。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及浓茶、咖啡。”韩桂玲说。
已回归正常销售周期
流感季节到来及感冒类药物的销量上涨,相关企业股价也随之上涨,流感概念股在1月6日表现强劲,当日流感指数大涨4.14%,此后1月7日至9日又有所回调。同时,中药ETF在1月6日强势大涨近3%,全天成交额达7721万元。以岭药业、香雪制药、振东药业、葫芦娃、众生药业、太龙药业等多家中成药企业也在1月6日出现涨停。
针对流感带来的销量与股价变动,多家拥有感冒类药物的中成药企业也进行回应。如仁和药业1月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市场主流的抗流感产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公司已销售多年,且为自研、自产,目前能够保证市场供应。
仁和药业也介绍,另针对流感的对应症状用药如解热镇痛类产品仁和布洛芬,止咳类如强力枇杷露、镇咳糖浆等,都是公司自有重点产品。目前公司生产销售正常,临近年节,公司各部门将以市场需求为主,全力保障产品供应。
粤万年青近日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感冒类产品丰富,如苦木注射液、羚羊感冒胶囊、扑感片、银菊清解片为感冒适用症常用药。其中扑感片和羚羊感冒胶囊可治疗流行性感冒,扑感片用于风寒型感冒、流感所引起的头痛身酸、恶寒发热、喷嚏、流涕、咳痰稀白,该产品在老百姓、大参林等头部连锁药店均有销售。
陇神戎发近日在互动平台介绍,公司主打产品宣肺止嗽合剂为独家品种,属于镇咳类药物,适用于疏风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咳嗽属风邪犯肺证,症见咳嗽、咽痒、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咳痰等。
在产能等方面,陇神戎发指出,随着2024年5月控股子公司普安制药新建的年产5000万盒(3亿支)宣肺止嗽合剂等液体制剂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一期)相关新建生产线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并正式投产运营,进一步解决了原有产能不足对宣肺止嗽合剂市场销售及产品供应保障的影响。目前该产品生产、销售情况一切正常。
从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来看,米内网数据显示,呼吸系统中成药在2024年一季度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24.74%,华润三九、广药集团、京都念慈菴总厂、太极集团、扬子江药业位居前五。呼吸系统中成药前20产品销售额均超过1亿元,其中,感冒灵颗粒和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领跑。
在亚类格局中,止咳祛痰平喘用药、感冒用药、清热解毒用药是呼吸系统中成药三大主力。其中,清热解毒中成药自2019年以来持续位列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销售榜第一名。
米内网数据显示,清热解毒中成药2023年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超过320亿元,同比增长7.34%;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158亿元,同比下滑3.33%。
李众认为,中成药企业现阶段或许会加快生产节奏,但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可能会再度出现,如此之下,那些原本存有原料储备的企业便能够加快生产步伐。总体而言,这对于整个抗病毒药品市场以及生产流感药品的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下民众的消费行为较为理性,并不会像疫情期间那般出现大量囤积、异常购买原料药的现象。所以综合来看,个人觉得疫情过后,对这些相关企业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李众指出。
李众认为,此前一批流感药品基本已到正常销售周期的末尾阶段。因此,现阶段对于流感药品以及抗病毒药品生产企业而言,也是新的发展阶段。
“疫情过后,整个流感药品相关企业都经历了从之前异常销售状态回归至正常经营的过程,并且药品销售情况也逐渐趋于平稳,各类相关企业四类药基本都能够恢复到常态,异常销售状态只是一段时间内,并非长期。”李众分析称。
总体而言,李众认为中药企业目前表现得较为理性,基本可以判断中药企业能够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中药企业也在积极筹备各类相关药品,用以应对疾病治疗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