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梁施婷 广州报道
2019年超10万亿元、2020年超11万亿元、2021年超12万亿元、2023年超13万亿元,再到2024年的超14万亿元,广东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大台阶,阔步前行。
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预计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GDP实现新跨越之外,纵观2024年广东经济“成绩单”,亦有不少惊喜:进出口突破9万亿元,增速远超预期目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涌现,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王伟中表示,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广东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广东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王伟中也表示,今年广东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要看到动力与压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广东经济基础稳、结构优、活力足、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当前环境下,GDP增长5%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但广东既然有勇气提出来,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实现这一目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认为,广东是外贸大省也是消费大省,经济增长动力构成较多,今年应进一步着眼稳外贸和促消费,通过内外合力稳增长和促发展。
14万亿元体量下韧性何在?
14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GDP的十分之一。这一抽象的数字背后,广东创造了全国最多的财政收入、规模最大的就业群体、最大的外贸体量以及最具活力的消费市场,是全国经济当之无愧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近四成的贸易增量。过去一年,超过7500万标箱货物从广东各大港口出发,驶向全球。2024年在全国8838万份报关单中,最后一份是一批自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机,为2024年中国外贸画上圆满句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表示,广东外贸取得的成绩首先得益于雄厚的产业基础,这也是广东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此外,政策和金融的支持,尤其是自贸区的建设帮助企业实现出口的便利化、自由化,也推动了广东进出口的大幅度增长。
与此同时,广东去年大力推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进一步释放了内需潜力。
去年,广东争取161.4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也达到5085亿元,规模为历年之最。这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142个、总投资1514亿元。广东“两新”政策带动了1025万台家电以旧换新、45.4万辆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7.9%、增速创9年来新高。
经济发展既要看量,更要看质。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取向。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面对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广东保持定力、优化结构,凝心聚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从产业结构上看,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夯实了广东经济的基础盘。2024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广东产业发展向新提质的趋势明显。数据显示,去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
2024年,我国每产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来自广东;每产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2.2台来自广东;每产5部智能手机,就有2部来自广东。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带动新动能加速成长。2024年,广东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这当中有约7.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不仅如此,过去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为经营主体提供更丰富的创新发展机遇。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于此的澳门居民大幅增加,澳资企业超6600户、较3年前增长44%,“四新”产业占比提高到55%以上。前海培育招引八大类“前海全球服务商”,新引进50家知名服务商、累计达201家企业。
5%经济增长目标靠什么?
广东14万亿元的经济体量宛如一艘巨轮,体量越大,往前的每一步都更难,也需要更大作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广东提出GDP预期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等目标。
尽管广东已经提前实现“到2025年GDP预期达到14万亿元”的这一目标,但实现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王伟中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广东经济外向度高,受到的冲击尤为直接。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调整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还需持续发力,粤东粤西粤北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存在短板。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公共安全还有漏洞。
针对这些问题,广东省今年部署了十二项重点工作。
其中,扩大内需成为今年的重要任务。广东将全方位扩大内需,精准有效释放消费投资潜力,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推进“两重”项目。
消费方面,今年广东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环等纳入支持范围,稳定和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比如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消费新业态。
投资方面,今年广东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在加快打造交通强省方面,广东今年计划建成广湛高铁、广佛东环城际、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等项目,开工建设广州新机场和平远至武平、湛江至南宁、化州至北流等高速公路出省通道。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2025年,广东将继续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的目标,通过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着眼长远,广东要向何处挖掘更大发展潜力?
首先是补短板,核心是加快探索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
今年,广东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希望把最大短板变为潜力板。具体来看,今年广东将推动出台县域经济振兴条例,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深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以粤西片区为重点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推进扩权强县和强县扩权,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县域副中心,发展成为小城市。
其次是拓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更广阔发展舞台。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达1.99万亿美元,经济总量超越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并驾齐驱。今年,广东将加快“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深化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广珠澳高铁、佛穗莞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通车,进一步放大跨江跨海通道集群效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点题“黄金内湾”,提出抓好狮子洋通道、深江高铁等建设,推进莲花山通道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跨珠江口通行能力。
补短板、拓空间,向新而行谋划未来,广东经济向上突围最大的突破点是靠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聚焦在产业上,今年广东将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同时,广东将深入开展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能增量、提质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四大重点行动,计划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 5500 家企业“小升规”,加快培育更多一流企业,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大中小企业融通协作的发展格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谭海燕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