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广东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70.1万人次

2025年01月30日 21:35   南方 plus

2025年春节假期第三日,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春节假期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有关工作部署,紧扣“请到广东过大年”主题,精心组织一系列别具岭南韵味、民俗特色浓厚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深挖文旅消费潜力,积极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全省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平稳、安全有序。

据初步测算,1月30日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70.1万人次,较去年假期第三日同比增长4.3%(以下均按此可比口径进行同比);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3%;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同比增长2.2%;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59.2万人次,同比增长3.2%;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22.1万人次,同比增长4.5%。

全省各地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地开展了喜庆热烈、年味浓郁的迎新春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着力满足群众节日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丰富高质量文化展演。佛山市开展“观福运 品艺术——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总计95个艺术项目由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组参展艺术家共同呈现,为群众带来一场高品质、在地性、国际化、多元跨界的艺术盛宴。惠州市邀请专业演出团队为罗浮山景区量身打造《道医济世》祈福版情景剧,现场表演英歌舞、舞狮、舞春牛等经典民俗节目,全面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茂名市举办“当红巳窦州:大型国风迎春晚会”,给群众带来京剧变脸、英歌舞等经典演出。

二是深化文化惠民乐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精心策划“新春花色‘阅’会”新春特辑活动,同孩子一起探索春节习俗的秘密,受到家长们的广泛欢迎;汕头市在东海岸公园推出户外营地音乐会,持续开展流行乐、乡村民谣、电子舞曲、非遗表演、古典舞等类型的户外音乐展演;河源市推出“河源非遗闹新春·万绿湖光映福年”主题活动,在万绿湖风景区码头广场推出香火龙、春牛舞、鲤鱼舞等民俗活动。

三是创新推送线上服务。广东省博物馆开展“漆木寻踪——潮州木雕实景解谜游戏”活动,以“潮州木雕”展览内容为基础,结合手机端APP,将文物和文化阐释藏于故事情节和AR、多媒体技术中,以线上技术+线下展厅联动,实现沉浸式观展新体验。广东省文化馆推出“粤新年·福蛇至”数字文化推广活动,以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和“文化在线”广东公共数字文化联盟平台为主阵地,围绕“文化推介官”“艺起秀才艺”“艺起探好课”“艺起逛云展”“艺起看直播”五大核心板块,策划了各种有趣又有“料”的新春活动,将浓浓的年味融入活动中。

围绕“请到广东过大年”文化旅游品牌,全省各地依托文旅特色打造节日场景,推出多项文旅产品,点燃群众春节出游热情,激发假日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广州市在中旅·阿那亚·九龙湖开启温暖惬意的新春体验,组织了热闹的潮州锣鼓、板龙游行、鱼灯游行等新春玩法,让游客投身自然、舒展身心的同时感受岭南传统文化。

深圳市与腾讯集团联合推出“移动岛”新春特别活动,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进行专题展览,展览融合腾讯产品技术创新与深圳科技旅游特色,让科技体验走出楼宇车间,与地标建筑、人文气质、商业消费共融共生。

珠海市推出“金蛇送福·好运新园”圆明新园沉浸新春庙会,推出特色演艺、新春集市、新春奇妙夜、祈福放花灯等系列节目,打造可全天游玩、适合全龄游玩的新春庙会。

梅州市举办“‘梅’好时光 万‘巳’如意——‘请到梅州过大年’”系列活动,推出烟火年俗、非遗展演、潮玩乐游、消费惠民等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湛江市以湛江年例为背景,在赤坎老街景区组织飘色、人龙舞、高脚狮等特色非遗民俗项目巡游,生动勾勒出赤坎本土鲜明的人文风情与传统习俗,让游客亲身体验赤坎春节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来源:南方 plus 记者:赵媛媛 王涵琦 黄堃媛)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