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柳宁馨 北京报道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也明确提出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
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李强提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受访专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部分的表述,是对此前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的落实。下一步,完善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司法环境非常重要,也要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政策出台和执行过程中,要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一致性。
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法律、政策
日前,我国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少内容提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也是对此前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的落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介绍,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上个月又进行了再次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
此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史晋川提到,今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将要出台,进一步强化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未来,我国还可以进一步修订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
清欠工作转向长效治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列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几项具体工作。
例如,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落实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此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具体提出,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拖欠企业账款是一个老问题。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看,清欠工作转向长效法治化治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全联并购公会常务会长、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表示,当前化解民营经济系统风险,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健康与高质量发展,是防范经济结构失衡的必要举措。
范树奎建议,建立民营经济流动性风险长效保障机制,国家清欠计划实施要根据行业、账期特点,优先向保民生、高端技术等重点民营经济领域予以清欠;中央财政督促各级财政对民企拖欠进行清偿;设置拖欠企业监管系统,试点以应收账款证券化、专项贷等方式加速资金流转。
在史晋川看来,下一步,进一步完善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司法环境非常重要,也要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在政策落地和日常监督执法中,避免扩大化、过度化倾向,政策出台和执行过程中,要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