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国资平台十年间套现近20亿,“建工爷叔”持股十年亏近40%

2025年03月19日 20:25   投资快报   记者彭康一

2025年2月14日,当上海建工(600170.SH)的股价在2.5元/股的低位徘徊时,一纸减持公告引发轩然大波。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国盛集团宣布,拟于3月7日至6月6日期间减持不超过8885.93万股,占总股本1%。这则公告背后,一组数据对比触目惊心:减持价格较历史高点7.53元/股缩水66.8%;而国资股东十年间累计套现超20亿元,与长期坚守的散户代表"建工爷叔"账面亏损近40%形成强烈反差。

 

十年减持路径:国资套现超20亿元,股价跌超66%

自2015年以29%持股成为上海建工第二大股东后,国盛集团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减持进程。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其累计减持股份达7.12亿股,套现金额超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减持价格从2021年的3.59元/股一路下探至2024年的2.42元/股,最新减持计划更是在股价徘徊于2.5元区间时推出。

2015年年报显示,2011年11月9日,国盛集团以其持有的本公司部分A股股票为标的发行面值总额为50亿元的可交换公司债券。为此,国盛集团将其持有的841,000,000股上海建工A股股票划转至“国盛集团-国际金融-15国盛EB担保及信托财产专户”,作为其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担保及信托财产并办理担保及信托登记,至此国盛集团持有公司股份882,532,12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85%。(2015年年报原文)

2016年半年度报告对比2016年三季报得到,其在此期间减持公司股份355,879,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99%,其后持有公司股份703,158,95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86%。

2021年6月4日:首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78亿股(占比2%),套现约5.2亿元,减持价格2.92元/股,持股比例降至7.4%。减持后股价表现(30日):跌幅7.05%。

2021年11月5日:随着15国盛EB到期兑付,12.01亿股担保股票划转回国盛集团账户,持股基数回升至20.88%。减持后股价表现(30日):涨幅2.13%。

2021年12月29日:以3.56元/股减持0.89亿股(占比1%),套现3.17亿元,持股降至19.88%。减持后股价表现(30日):跌幅7.06%。

2022年2月22日:再次以3.59元/股减持0.89亿股(占比1%),套现3.2亿元,持股降至18.88%。减持后股价表现(30日):跌幅15.68%。

2023年2月10日:在股价低位以2.69元/股减持1.78亿股(占比2%),套现4.79亿元,持股降至16.88%。减持后股价表现(30日):涨幅1.50%。

2024年3月19日:以2.42元/股减持0.92亿股(占比1.04%),套现2.23亿元,持股降至15.88%。减持后股价表现(30日):跌幅0.82%。

2024年一季度:减持0.86亿股(占比0.96%),持股进一步降至14.92%。值得一提的是,除2024年一季度报告外,投资快报记者并未找到本次减持的相关减持公告。

 

十年间,国盛集团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可交换债转股等组合拳,持股比例从29%降至14.92%,累计套现超20亿元。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上海建工股价从2015年高点7.53元跌至当前2.5元,累计跌幅达66.8%。

"这简直是在散户伤口上撒盐。"某个人投资者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当股价跌破净资产时,大股东本应增持维稳,但国盛却逆向操作,这种行为严重损害市场信心。"


散户的十年悲歌:从7元到2.5元的解套困局

建工爷叔的"血泪史"

据建工爷叔视频自述,2013年,爷叔以每股6元多的价格买入上海建工,总金额高达五六十万元。当时,这只股票的基本面确实不错。作为上海本土的一家国资背景建筑企业,上海建工在业内地位稳固,盈利能力也算过得去。爷叔原本计划赚个三五倍,留些钱养老。果不其然,2015年牛市来了,上海建工也迎来了“高光时刻”,股价从7元一路飙升至17元,翻了一倍多。然而经历2015年股灾股价腰斩后,爷叔从“纸面富翁”变成了深度套牢。此后他不断补仓,成本降至4元左右。2024年,股市又迎来了一波小牛市,上海建工的股价从1块多涨到了3块多。这给爷叔带来了些许希望。他计划只要股价涨到4元,就立刻卖出。然而,股市行情瞬息万变,股价再次下跌。但当前股价仅2.5元(截至公告发布日),账面亏损近40%,离爷叔的解套目标还差得远。至今爷叔每月还用自己及老伴的部分养老金(5000元)进行抄底降本。(以上内容来自“建工爷叔”相关视频整合)

 

“2块减持到1块五,小股东怎么活?”

爷叔的吐槽直击矛盾核心:“如果你现在是20块减持,我无话可说。现在股价两块钱,你还要减持,如果股价到一块五、一块二,小股东怎么想?我们拼命补仓,你却拼命砸盘,这不是拆台吗?”其观点反映了中小投资者的普遍困惑——国资平台在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保护?

 

减持合理性存疑:市净率0.71倍下的"割肉"争议

上海建工当前市净率仅为0.71倍,这意味着其股价仅为净资产的约三分之二。某市场研究者分析:"在传统基建行业估值普遍承压的背景下,此时减持更像是在'割肉'而非优化配置。"这种操作与国盛集团官网所述"服务于上海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或形成悖论,作为地方基建龙头企业,上海建工的稳定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更值得警惕的是,持续减持或将导致股价低迷,从而触发面值退市预警。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将被强制退市。若股价继续下行,不仅中小投资者将血本无归,国有资本也将面临重大损失。

 

截至发稿,投资快报记者向上海建工发送采访函,针对低位减持及可能产生的退市风险、中小投资者在股东低位减持方面的保护、2016年及2024年部分减持的合理性等进行询问,但均未得到回复。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