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中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这场研讨会给出新思路

2025年03月24日 2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域
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协调好技术、场景与监管三要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深圳报道

2025年3月22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大学指导,深圳香蜜湖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与数字金融合作论坛联合组织的“增强我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 专题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在深圳市福田区成功举办。

会上,课题牵头人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数字金融:内涵、效能与安全》,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国数字金融的演进历程、价值与创新方向等,从理论到实践,从成果到挑战,从效能到安全,为助力我国数字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全球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肖钢着重介绍了第五部分数字金融创新与监管主要内容。他指出,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呈现五大内在规律,一是真实有效需求是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的动力,二是创新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关键,三是把握数字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前提,四是完善生态建设是数字金融发展的基础,五是按业务逻辑进行监管是数字金融发展的保障。

最后,报告按照“扬优势、补短板、强基础”的思路,对平衡数字金融创新与监管、增强我国数字金融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则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及其影响分享观点。

“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进程的智能化延伸和核心驱动力。近期DeepSeek因其低算力消耗、低成本训练和开源本地化部署等特点,受到各行业广泛关注。”尚福林认为,本轮技术迭代创新大幅降低了大模型应用成本,推动了从“记忆”到“逻辑”的智能升级,增强了应用拓展性适配性。

当前,人工智能的兴起正在冲击中小银行的传统优势,并为构建最优的银行结构体系提出新课题。人工智能不仅颠覆了物理服务的传统模式,还促使金融服务效率大幅提升,更可能革新风险分散机制。

他指出,全球金融行业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人工智能为优化银行机构体系和帮助中小银行突破传统技术壁垒提供了宝贵机遇。然而,这一进程也伴随着数据安全、技术依赖和人才短缺等深层次问题,银行业应主动迎接相关挑战。第一,金融机构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竞争力。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第三,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只有将技术与服务、客户价值紧密结合,银行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分享了对数字货币和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认识。

李扬认为,首先是要加强对数字货币国际动态的关注与研究。近期特朗普政府对于发展比特币的积极态度,或意味着美国将以科技优势巩固美元全球货币地位和美国金融优势。因此,要密切关注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国际发展情况,加强对数字货币的关注与研究。

其次是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一日千里,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加剧社会不公平,掌握技术和掌握资本的主体可能在社会资产分配中占有优势。再比如,短期内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带来的就业替代效应可能强于就业创造效应。还可能造成智能鸿沟、利率走低等,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更好理解并应对科技革命为金融行业带来的变革。

在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谢晨看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必须协调好技术、场景与监管三要素。

“当前,我国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大模型等新型技术应用广、迭代快。”展望未来,谢晨认为我国在金融业务场景方面也随着市场发展和政策支持而日益丰富,有利于金融科技应用深化和拓展。我国金融穿透式监管模式下,相关领域能够通过监管态势感知及时把握市场情况。希望发挥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政策平台,明确其“监管沙盒”定位,在可控范围内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此外,需进一步探索行业级科技共享平台搭建模式与路径,以提升IT和数据资源利用效率。

财经日历

      • 2025年 3月
      • 24
      • 25
      • 26
      • 27
      • 2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