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在广东,香港青年实现“人生梦”与“湾区梦”双向奔赴

2025年03月24日 20:48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袁思杰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袁思杰 东莞、佛山报道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逐步实现,广东凭借“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政策吸引力,正成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截至2025年3月,在粤就业的港澳居民已突破20万,这一现象背后,是广东从资金支持、产业配套到生活保障的全链条政策扶持。

“我来广东创业后,也在佛山认识到我的太太。现在,我的小孩子也在这边长大和上学。其实我已经算是半个佛山人,因为香港和广东本来就不分家,当时我们全国都走了一圈,最后还是选择留在广东。”佛山市天俐生物科技总经理施梃灏对记者表示。

来自香港80后的青年施梃灏,自幼受家庭熏陶对花卉产生浓厚兴趣,尤其痴迷蝴蝶兰。2000年毕业后在香港元朗自建花场,开启蝴蝶兰事业。在2008年,他来到了广东佛山,而后在里水镇创立天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兰花育种与科技研发。目前,天俐生物已成为里水蝴蝶兰产业核心企业,年产珍奇类兰花超6万株,年产值超5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五年以来,广东省不断优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基本实现港澳青年来粤就业创业身份待遇同等、政策无障碍。

2024年,《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在内地九市就业创业可以享受就业补贴、创业资助、创业培训补贴、租金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以及税收优惠。对在本地落户的港澳青年优秀创业项目,政府可以按照规定给予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越来越多的香港科技初创企业正在打破创新要素流动壁垒,将研发中心等布局在广东,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和创业合作的“双向奔赴”。来自香港的农业科技公司Farm66(绿芝园)就是其中的代表,2014年,绿芝园将其科技农业集装箱生产基地设立在东莞虎门,每年可生产100个农业集装箱,目前产品已经出口到了海外不同国家,包括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的国家。

香港农业科技公司Farm66创始人谭嗣籇认为,公司在广东的营运成本可以比以前下降30%-40%,且受益于广东在制造业的优势,公司很容易地找到研发和制造相关的技术人员。

谭嗣籇表示,广东对港澳人才和创业项目提供了包括场地租金、生活住宿、工作入职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加之衣食住行的便捷,这些因素都促使更多港澳人才留在广东生活。

广东正以“视人才为珍宝”的姿态,通过政策迭代与产业升级,将“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从口号变为现实。随着湾区融合深化,更多港澳青年将在此实现“人生梦”与“湾区梦”的双向奔赴。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