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眼下正值蓝莓销售旺季,不少超市和水果店都将蓝莓摆放在进门的醒目位置。与往年不同,今年蓝莓价格同比大幅走低,市场关注度颇高。“实现蓝莓自由”还会远吗?
日前,记者走访北京市丰台区多家超市和水果店发现,蓝莓售价多为40元—60元/斤,125克的盒装蓝莓售价多在10元到18元之间,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价格。
北京一超市部分蓝莓销售区域 李莎摄
一亩田平台产地行情显示,今年2月蓝莓产地价格出现下滑,截止到3月底,同比降幅达20%-30%,中低端品种价格甚至出现腰斩。但L25、F6、L11等新品种仍受市场欢迎,优质蓝莓价格依然坚挺。
蓝莓降价背后,受访对象认为今年蓝莓产量大幅增加是主因。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李亚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全国蓝莓供应量预计将同比增加70%—80%,乐观估计甚至可能翻倍。此外,种植技术提升、消费端促销活动等也是影响因素。
不少受访对象注意到,蓝莓降价主要发生在2月,3月以来,蓝莓价格基本平稳,甚至略有上扬,其中果径在22毫米以上的大果价格上调更为明显。李亚东认为,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明显抬升蓝莓销量,线上线下市场供需两旺,对蓝莓价格形成支撑。接下来蓝莓价格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大降价原因几何
3月27日,周莉(化名)在杭州一家社区超市看到蓝莓正在做促销,按照品质和大小的不同,125克的盒装蓝莓价格分别为12元、19.8元和25元,后两种规格买两盒立减10元。
杭州一社区超市蓝莓促销进行中 受访者供图
周莉常年在电商平台购买蓝莓,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近蓝莓线上促销较多,125克的盒装蓝莓在10—20元之间。不久前,她以19.9元的价格在某电商平台上购入了一盒蓝莓,而去年4月中旬,同款蓝莓价格为25.9元,近一年价格下降23%。
什么值得买食品行业负责人杨雪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蓝莓价格自2024年下半年起逐步下降,今年一季度早熟品种上市,蓝莓价格同比降幅显著。
百果园集团商品中心副总经理徐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百果园的观察来看,蓝莓降价主要发生在2月,同比下降近50%,3月价格同比仍降。
“现在种得太多了,价格比去年跌了不止一半。”丹东凤城永芳蓝莓种植园负责人张永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听说种蓝莓比较赚钱,2023年张永芳从种花改种蓝莓,这两年当地像他一样改种蓝莓的人不在少数,去年张永芳的种植规模从一个棚扩大至两个。
张永芳回忆,去年蓝莓刚上市时,当地批发价约100元/斤,2—3月可以维持60—70元/斤。但今年价格下滑快,2月中旬时批发价50—60元/斤,随着上市量的增加,其后价格又有所下降。
一亩田产业研究院负责人钟金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蓝莓价格下降的主因是产地蓝莓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张,叠加辽宁、山东主产区的暖棚果陆续涌入市场。
“产量增加,价格下跌是必然趋势。”李亚东表示,从2020年开始,我国蓝莓生产面积和产量持续稳居全球首位,2024年我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今年供应量预计将同比增加70%—80%,乐观估计甚至可能翻倍,主要集中在云南产区和包括辽宁、山东在内的北方日光温室。这两大产区蓝莓成熟时间相近,自去年11月起便陆续上市,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上市的量最大。
李亚东调研发现,近期蓝莓价格同比下降约15%—20%,不同果径的蓝莓降价幅度不一,24毫米以上的蓝莓产量占比少,降价幅度小,中等和偏小的蓝莓降价幅度相对大。
徐欣表示,因为货量充足,在消费市场,很多商家都在用蓝莓做促销活动,所以消费者对降价的感知比较明显,不过目前产地端价格已经稳定了。
杨雪婕分析称,种植技术升级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云南、广东等地通过基质栽培、温室技术,实现蓝莓早熟及全年供应。如云南产区的蓝莓提前到2月上市,填补了2020年以前国产鲜果从8月至翌年2月的空档期。此外,生鲜电商直采模式的普及,减少了中间环节,也大幅降低了成本。
此外,李亚东表示,居民对高端水果消费比之前谨慎,不只是蓝莓,很多其他的水果品类价格也出现下降,这也是近期水果市场的特征之一。
新发地润福园商贸责任公司是新发地蓝莓销售量和销售额最高的商户,在北京主营22毫米以上的大果径蓝莓。该公司董事长刘文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同期蓝莓大果价格约85—95元/斤,春节假期货源紧缺时价格突破110元/斤。今年以来云南蓝莓大果价格出现波动。2月初22—24毫米的蓝莓大果价格约为60—65元/斤,2月底到3月初,价格降至45—50元/斤,最近上涨到70—80元/斤。
李亚东表示,按照往年规律,春节之后,从2月中旬到4月中下旬,蓝莓价格将持续走低。但今年有所不同,春节后蓝莓价格同比大幅走低,但2月中旬至今蓝莓价格持续平稳,甚至略有上涨。究其原因,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明显拉升蓝莓销量,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对蓝莓价格形成支撑。
花香蓝莓受热捧
“今年的蓝莓变好吃了,口感脆甜,往年偏酸一些。”北京的蓝莓爱好者徐琳(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只是徐琳,今年不少消费者都发现,今年市场上的蓝莓口感更好,吃起来有“花香味”。
对此,李亚东分析称,一是品种结构改变,我国前年开始种植脆、甜、硬的花香蓝莓,去年种植范围进一步推广开。去年云南产区新增种植面积中,约80%皆为这一品种。二是气候变化,今年以来南方、北方的光照都比较充足,带来果实品质的提升,这在辽宁产区体现尤为明显。
“这两年品种更新太快了,上一个品种还没采摘完,新品种就出来了,所以这两年我们都在换品种。”张永芳感慨。由于花香蓝莓上市早、果型比之前的品种大、口感好、市场认可度高,去年张永芳改种花香蓝莓。去年5月20日栽种花香蓝莓小苗,今年2月中旬开始采收上市。
张永芳表示,和去年相比,今年上市时间提前了一个月,可以供应到4月底。而且今年一棵树结果2—3斤,第一年的产量比之前的品种高不少,附近有盆栽种植的产量甚至能达到7—8斤。
云南是我国蓝莓产量最多的省份,李亚东表示,去年云南蓝莓产量18.29万吨,较2020年增加510%。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物美和百果园在售蓝莓均来自云南,另据刘文坡了解,北京市场目前也以云南蓝莓为主,占比约80%,丹东蓝莓约占20%。
钟金辉表示,云南是全国种植蓝莓用户数最多的省份,凭借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和设施栽培技术,云南蓝莓供应量近全国的4成。当前海拔较低的红河、文山等地区的蓝莓集中上市。云南也是各类渠道采购商重点关注地区,今年在一亩田上搜索云南蓝莓品类的采购商数量较往年增加120%。
今年以来,每天都有数千个不同渠道的采购商在一亩田上对接采购蓝莓,整体采购热度同比提高43%。
徐欣表示,得益于今年蓝莓降价早、货量足,近年来消费者对云南蓝莓认可度提高,叠加促销效应,预计今年蓝莓销售将呈现翻倍增长。
刘文坡表示,从全年来看,3—4月的蓝莓供应量最多,5月销售旺季将基本收尾。今年以来,新发地蓝莓销量成倍增长,以润福园商贸为例,前年销售额 3000 多万元,2024年达到1.6亿元,今年以来销售额已超8000万元,全年销售业绩有望突破2亿元。
环比来看,物美集团有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蓝莓供应量高峰期到来,蓝莓销售量出现明显增长,预计物美3月蓝莓销量将环比增加20%。
下一个 “阳光玫瑰” ?
从张永芳的种植经验来看,花香蓝莓头果的果径较大,之后上市的果径会逐渐变小。5月开始,张永芳的蓝莓供应将出现空档期,并持续到6月上旬。6月中旬,冷棚种植的蓝莓会陆续上市,销售周期可持续到8月。
李亚东表示,蓝莓从种植到挂果成熟上市约一年时间,目前我国蓝莓供应有两个旺季,一是2月中旬至4月中旬,约占全年蓝莓鲜果供应量的70%,主要产地为云南及北方日光温室区域;二是6月初至7月底,主要供应地从长江流域往北到长白山区域。
徐欣预计,接下来蓝莓价格不会大幅波动,将稳步下降。主要是因为产地虽然还有货量,但是随着品质逐渐下滑,价格还将有所回落。
李亚东则认为短期蓝莓价格还将维持,待到4月中旬,随着云南产区进入供应高峰尾期,供应量逐渐减少、品质有所下降,蓝莓价格将相应下降。4月中旬到5月底,蓝莓供应会进一步出现供应量减少、质量下降、优质鲜果短缺的情况,缺乏价格支撑。但今年的第一个旺季已培养起消费者购买蓝莓的习惯,待到6月,供应次高峰来临,蓝莓供应量不及当前,蓝莓价格或反弹上涨。
这两年价格“跳水”的水果不在少数,草莓、车厘子、阳光玫瑰等价格都逐渐走向“平民化”,尤其是阳光玫瑰,之前高至300元/斤,现在售价已跌至个位数。伴随着蓝莓价格同比明显下降,未来蓝莓能否彻底摘下“高价水果”标签,引发热议。
钟金辉认为,随着产量增加,蓝莓价格也将逐渐下降,“蓝莓自由”迟早会实现。但是相对于阳光玫瑰,蓝莓对自然环境、设施投入的要求更多,采摘阶段人力消耗大,产业门槛较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产业保护的作用,降价周期相对会慢一些。
杨雪婕表示,供应链深度整合、生鲜平台与产地直采模式普及,将进一步压缩蓝莓成本,提升品控标准。随着蓝莓产业本土化程度加深,价格预计将持续下降。蓝莓品质分化也存在加剧可能,大果径、高甜度的优质品种仍具有一定溢价空间,低端果市场的竞争将愈加激烈,甚至可能出现价格战。
在李亚东看来,未来蓝莓价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小,他进一步从生产规模、利用范围和生产成本方面进行分析。
从生产规模来看,去年我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其中鲜果产量57.52万吨,占总产量的73.74%。同期葡萄总产量超1400万吨,苹果、梨的产量更高。蓝莓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远不及市场占有率高的水果。受土地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蓝莓生产规模也难以企及葡萄等常见水果的量级。
从利用范围来看,蓝莓除了作为鲜果销售之外,加工范围广,如可以做成蓝莓干、蓝莓汁、蓝莓酒,也可以冷冻处理,用于蛋挞、冰淇淋、蛋糕等制作。这意味着,即便鲜果销售环节出现余量,也能通过多样的加工渠道消化蓝莓,进而对蓝莓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从生产成本来看,北方日光温室和云南产区的直接运营成本分别约3—3.6万元/亩/年、3万元/亩/年。目前蓝莓产量多为1—2吨/亩,产值约5—10万元/亩。经测算,蓝莓的平均盈亏平衡点约为15元/斤。一旦价格跌破此数值,种植户收益受损,将缩减种植规模,蓝莓供应量随之下降,供应减少又会推动价格回升,因而蓝莓价格很难持续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