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北京报道
刚刚上线三天,ChatGPT的新图像生成功能已经引爆全网,同时火的还有吉卜力。
美国当地时间3月26日,OpenAI发布了GPT-4o多模态生图功能。以前GPT-4o只能用来生成文本,现在可以“一句话”生成图像,包括做产品设计、改海报、画插图。然而,发布后最火的玩法还不是商业设计,而是让AI生成带有吉卜力风格的插图。
吉卜力指的是成立于1985年的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曾制作《千与千寻》、《龙猫》、《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等知名动画电影。其创始人宫崎骏在2014年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动画导演。
GPT-4o更新后,#吉卜力#迅速在海外社交媒体X上刷屏,相关帖子暴涨至60多万条。网友争相用AI生成吉卜力风格的插图,让马斯克、特朗普等名人都“吉卜力化”。连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也换上了一张GPT-4o生成的吉卜力风头像,并感叹:没想到自己有天爆红会是因为吉卜力。
(上图:GPT-4o生成的“吉卜力风”表情包;下图:Sam Altman提到“吉卜力风”的爆红)
不过,吉卜力工作室和粉丝未必乐见这一趋势。宫崎骏以坚持手绘著称,他曾在2016年的一部纪录片中看到人工智能动画演示时,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我非常厌恶。如果你想做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那你可以去做。但我绝不会把这项技术应用到我的工作中。”
目前吉卜力工作室的北美代表拒绝置评,但无疑引发了大众对版权问题的担忧。
从法律角度来看,风格本身并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告诉21记者,一般而言,风格作为一种抽象的绘画方法,不属于作品范畴。
但如果AI生成的作品涉及具体构图、线条、色彩等关键元素,则可能引发侵权争议。例如,AI可以生成“龙猫风格”的插画,但如果直接生成“龙猫”形象,就可能构成侵权。
类似判例已经在国内出现。2024年12月,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报道,广州互联网法院判定一家AI网站生成的奥特曼形象与原作高度相似,构成“实质性相似”,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和改编权。目前,国内多数AI平台会通过关键词过滤,避免生成奥特曼等受版权保护的IP形象。
需要注意的是,能生成如此逼真的“吉卜力风”插图,OpenAI是不是在训练时就使用了大量吉卜力作品呢?OpenAI并未正面回应,不过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公司表示,GPT-4o的图像训练数据来源包括“公开数据”和“与Shutterstock等图片库合作的专有素材”。
夏海龙提醒,如果OpenAI在训练时,未经授权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吉卜力动画作品,也可能构成对版权方复制权的侵害。
可能正因为担心侵权风险,ChatGPT已开始限制部分输出。今日有用户反映,当请求生成吉卜力风格插图时,GPT-4o会回复:“出于当地的内容政策限制,我无法生成类似图片。” Sam Alter今日凌晨则在个人账号表示,太火爆导致“GPU不够用了”,所以开始限制ChatGPT的图像生成功能,没有说明具体的限制次数和时间。
(ChatGPT拒绝生成吉卜力风格的插图/图源:X)
事实上,AI版权纠纷近两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而训练数据算不算“合理使用”一直是核心争议。
2023年,《纽约时报》起诉OpenAI,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新闻报道训练AI,OpenAI则辩称此行为属于“合理使用”;在AI生图领域,Sarah Andersen等艺术家也起诉了Stability AI、Midjourney和DeviantArt,称这些公司在未获同意的情况下,抓取了50亿张艺术作品训练AI,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
虽然这些诉讼到今年有了一些进展,但对于“合理使用”的核心问题,法律上仍是空白区。
就在不久前的3月26日,美国法院最新判决了一起AI侵权案。在该侵权案中,包括环球音乐集团(UMG)在内的几大音乐集团,指控 Anthropic 未经授权使用至少 500 首歌曲的歌词来训练其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laude,从而侵犯了他们的版权。
在裁决中,美国法院认为,几家音乐版权集团未能证明 Anthropic 使用歌词对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拒绝了颁布禁令的请求,音乐版权集团败诉。
该案法官指出,训练AI使用的行为是否构成美国版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本身就是一个还没解决的法律问题。“在这个前提下,版权方希望法院能界定AI训练授权市场的边界。”而该法院的倾向则是,AI在本次案件中没有破坏授权市场。这一判决或将成为未来AI版权诉讼的一个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