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角爷
就在电商们都在努力证明自己的增长能力的时候,拼多多决定把1000亿净利润拱手相让。
据接近拼多多的知情人士透露,拼多多将进一步加码商家扶持力度。此次计划投入资源或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帮助中小商家高质量转型升级。
请注意,不是百亿补贴,而是1000亿让利,1000亿是个什么概念?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对于拼多多自己来说,1000亿是一个历史性关口。3月20日,拼多多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达到3938.4亿元,同比增长59%,远超同期阿里8%和京东13.8%的营收增速。最引人瞩目的是,拼多多全年净利润同比暴涨87%,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24.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7%。
放眼整个互联网行业,能够做到1000亿净利润,也就三家,在拼多多前面的是腾讯(1941亿)和阿里(1209亿),赶上阿里只有一步之遥。在最高光的时刻选择让利,这显然需要莫大的勇气,也说明拼多多并没有把自己的业绩增速放在第一位。
如果此消息为真,拼多多的股价很可能再次出现剧烈波动。
2024年8月,拼多多发布二季度财报,虽然依然保持高增速,但股价却经历剧烈波动。原因就在于拼多多宣布未来一年将投入百亿资源包扶持商家,管理层直言“做好了牺牲短期利润,长期投入的准备。”
而这一次,才不过半年时间,就从“百亿资源包”升级到“过千亿人民币”,势必引发资本市场的山呼海啸。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千亿扶持商家”的传闻会是真的吗?
拼多多的回应相当简短:“相关事宜公司正在研究,有信息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并没有提供太多信息。但有知情人透露,今年以来拼多多已召开多场座谈会,向各类目商家代表、行业专家代表广泛征求意见,业内普遍预计新一轮惠商举措很快就将官宣,似乎从侧面印证了此次传闻。
这一次的“千亿扶持”,虽然在体量上震惊市场,但从拼多多去年喊出“百亿减免”之后的动作来看,并不算太意外。
2024年下半年开始,拼多多先后推出“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一系列惠商新举措。以“百亿减免”为例,先用后付订单技术服务费下调到0.6%、技术服务费可退权益等,给商家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财报显示,“百亿减免”累计为超千万的商家实现提质增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就为商家每年降本数十亿元。
再考虑到拼多多账上还躺着3300亿现金,那么掏出千亿扶持商家,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人人都懂一个道理:能力和意愿从来不是一回事,有钱的企业不只是拼多多,为什么只有拼多多愿意把挣来的钱都用在扶持商家上呢?
这里面可能有两个层面的原因:
一是电商的性质决定的。电商企业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连接着消费者、商家的平台,三者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共通的,没有好的供给就没有旺盛的需求,平台自然也难以持续;
二是拼多多的基因决定的。很多人总认为拼多多一味鼓励低价,从而导致商家无力创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低价逻辑的根本其实是产业同质化竞争的结果,拼多多的做法不过是在为产品寻求最有性价比的定价,如果产品本身具有差异化和品牌价值,那么拼多多甚至愿意贴钱来扶持商家。
在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管理层举了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广东惠东县女鞋产业因市场变化陷入困境,平台根据消费者偏好数据反向指导厂商研发加绒勃肯鞋,并改造生产线实现柔性制造。该产品上线首月销量突破30万双,实现了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并带动当地数十万就业。
从表面上看,拼多多的增长密码从“砍一刀”的流量游戏,转向一场更深刻的“供给侧改革,但实际上这是拼多多骨子里就有的基因,从来都是为了给商品匹配最合适的定价,既满足消费需求,又促进了产业的重塑和升级。
最后一个问题:拼多多这么干,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往小了说,每一个消费者都会有更多的选择,低价不会消失,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也能得到满足;每一个小商家都有出头的机会,同质化的商品打低价,差异化创新商品也能像大企业一样打品牌,钱不够,有拼多多。
往大了说,拼多多的千亿商家扶持计划,不只是一个炫目的资本故事,很可能将再次改变中国电商行业的历史进程,从流量为王走向生态共赢,带来电商行业的第二春。
甚至可以大胆预言一下:中国电商未来的胜负手不再是GMV有多少,而是看谁先完成从交易平台到产业操作系统的进化,沉溺于裁判员和房东身份的平台注定没落,成为商家合伙人和产业共生体,才是电商的未来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