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北京报道
每个周日,“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值得关注的动态。
本周,我们重点关注淘宝近日启动的AI假图治理,据悉这是电商平台首次针对AI假图出台措施。跟社交平台治理“同质化”AI内容类似,淘宝的思路也是增加AI图片标识,用大模型打败大模型、加强AI图片的识别。
同时,本周国内监管动态不少,《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发布,市监总局提到要加快AI领域的标准化制定工作。国外方面,几起AI版权诉讼案有了新进展。
AI治理
淘宝启动AI假图治理
3月27日,针对AI假图乱象,淘宝发布新规,严禁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误导消费者。
淘宝表示,一些电商商家开始利用AI生成商品图片、视频,其中不乏失真、造假现象,不仅影响了消费者权益,还进一步降低了不良商家山寨跨平台抄款、盗图的成本。因此,淘宝还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规范使用AI生成图片,保障商品信息真实,一起加入对AI假图的全面治理。
具体落地方式上,淘宝主要是更新了商家规则,提出几大AI假图的典型违规场景,包括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商品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抠图贴图感明显,以及违反了物理规律的人体、场景等。
据称,淘宝通过上线识别模型,采取“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的多项措施,展开全面治理,目前已累计拦截近10万张AI假图。此外,商品详情页还将上线AI合成提示标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国家标准研制工作
3月28日,在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正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研制工作,近期还将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发布一系列国家标准,持续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2024年年底,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对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新一轮规划。王秋苹介绍,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大标准供给力度,先后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要求、测评指标与方法、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等国家标准。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安全治理方面。王秋苹介绍,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和优化训练等环节,开展数据安全标准研制,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流程数据安全;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分类分级、能力成熟度评估、伦理治理等标准研制,保障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合规
四部门发起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活动,整治暗网售卖信息行为
3月28日, 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针对六个问题:
1、App(含小程序、公众号、快应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2、SDK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3、智能终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尤其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平板等终端,相关功能开启后需在后台持续收集个人信息,或者需在云端计算和分析,但未向用户进行显著提示;
4、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
5、线下消费场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6、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聚焦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通过暗网电报等境外渠道以及境内渠道违规售卖公民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发布
3月28日,国家网信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造成大量数据泄露、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丧失局部功能等严重危害网络安全后果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或者应用程序、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海外
ChatGPT新功能刮起“吉卜力风”,引起版权争议
美国当地时间3月26日,OpenAI发布了GPT-4o多模态生图功能。以前GPT-4o只能用来生成文本,现在可以“一句话”生成图像,包括做产品设计、改海报、画插图。生成图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被外界认为有了质的飞跃。
但发布后最火的玩法还不是商业设计,而是让AI生成带有吉卜力风格的插图。 GPT-4o更新后,#吉卜力#迅速在海外社交媒体X上刷屏,网友争相用AI生成吉卜力风格的插图,让马斯克、特朗普等名人都“吉卜力化”。
不过可能因为担心侵权风险,ChatGPT已开始限制部分输出。3月28日开始,陆续有用户反映,当请求生成吉卜力风格插图时,GPT-4o会回复:“出于当地的内容政策限制,我无法生成类似图片。”
南财点评:从法律角度来看,风格本身并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但如果AI生成的作品涉及具体构图、线条、色彩等关键元素,则可能引发侵权争议。例如,AI可以生成“龙猫风格”的插画,但如果直接生成“龙猫”形象,就可能构成侵权。
需要注意的是,能生成如此逼真的“吉卜力风”插图,OpenAI是不是在训练时就使用了大量吉卜力作品呢?如果OpenAI在训练时,未经授权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吉卜力动画作品,也可能构成对版权方复制权的侵害。OpenAI并未正面回应,不过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公司表示,GPT-4o的图像训练数据来源包括“公开数据”和“与Shutterstock等图片库合作的专有素材”。
Anthropic 取得 AI 版权官司初步胜利
据路透社报道,3月25日,美国法院裁定版权方在一起AI版权纠纷中败诉。该案由环球音乐集团(UMG)、Concord 和 ABKCO 于 2023 年提起,指控AI公司 Anthropic 未经授权使用至少 500 首歌曲的歌词来训练其大模型 Claude,从而侵犯了他们的版权。出版商声称,这种未经授权的使用可能会破坏他们的授权市场。
裁决认为,音乐集团的请求过于宽泛,并且未能证明 Anthropic 使用歌词对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因此不予支持禁令请求。
法官指出,出版商实质上是在要求法院为AI训练的授权市场划定界限,但其核心前提 ——此类使用行为是否构成美国版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法律问题。
被指引导青少年自杀后, Character.AI 将为家长提供使用记录
AI情感陪伴平台 Character.AI 近日推出了新功能“家长洞察”(Parental Insights),青少年用户可将每周的聊天使用报告发送至家长的邮箱。
官方公告称,报告内容包括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最常互动的角色、角色聊天时长。公司强调,这是青少年活动的概述,而不是完整的日志,因此聊天记录不会被共享,最主要的是让家长了解自家孩子在跟哪一AI角色对话。
Character.AI 去年面临多起诉讼,被指控对青少年用户的行为造成“严重且无法弥补的伤害”,包括与未成年人对话内容涉及自残、性虐待等行为。所以在此此后,Character.AI 一直在为未成年用户推出新功能,比如为未成年人用户单独提供一个“特训版”大模型,避免敏感内容的输出,同时增加更显眼的防沉迷通知,提醒用户AI角色不是真人。
目前在大多数地区,Character.AI 禁止 13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在欧洲禁止 16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