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婧汐 广州报道
先说结论,叶国富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不调改就是“必死无疑”。目前看来,他的言论“话糙理不糙”,调改过后的永辉,正在迎来“重生”。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消费参考。我刚刚从河南许昌回来,在那里,我逛了胖东来时代广场,参加了永辉超市举办的2025年度供应商大会,也听到了于东来和叶国富的讲话。说实话,收获颇多,既感叹现在线下零售行业生存的不易,也感慨两家企业对于改变整个零售行业的决心。
2024年,叶国富花63亿元入主连年亏损的永辉超市,在他的领导下,从去年五月份开始,永辉超市全面对标胖东来进行调改,调改包括但不限于调整门店内的动线设置、货架摆放,提高基层员工工资等内外部措施。调改效果喜人,以北京喜隆多店为例,调改后开业首日销售就达到170多万元,超调改之前6倍。截至3月28日,永辉超市全国已调改开业门店总数为47家。
于东来说:“国富莽莽撞撞地进了这个赛道。”正如他所言,刚刚担任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叶国富,正在“莽莽撞撞”地推进这场改革。下一步,叶国富将剑指向了企业内部,大幅度精简产品和供应商。
首先是精简产品,聚焦核心大单品。
在会上,叶国富说:“大家都来学胖东来,胖东来单店产出非常高,为什么?因为胖东来里面卖的每一个产品都是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这与记者在胖东来时代广场店实地探访的感受相契合。论面积,胖东来时代广场并不大,而商超部分也只占据了一楼的一多半位置。其中,胖东来自营产品区域只摆放着果汁、食用油、燕麦品等几件大单品,体现出“少而精”的品牌理念。这家并不大的商超,截至3月26日的三个多月里,已经达成了14.66亿元的销售额。
根据叶国富的规划,未来要聚焦核心大单品,3年目标是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他说,相信核心大单品的力量,能够像胖东来的食用油一样,“全国抢购,一个单品能创造10亿元、100亿元的销售。”
其次是精简供应链,聚焦核心供应商。
在头部供应商齐聚一堂的供应链大会上,叶国富在台上直言,“我认为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发展了,我们要采用裸价直采,过去小供应商,后台费用、条码费、进场费、上架费,一堆的费用,今天永辉全砍掉。”这样直白的表达似乎体现了他变革的决心。
叶国富表示,永辉接下来要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深度合作,首批锁定200家核心大供应商,“由我本人亲自筛选,见面”;同时,砍掉中间商,把层层加价转为裸价直采,也拟取消对供应商的各种收费,零供关系要从博弈变为共生。
从叶国富的描述中看出,永辉改革的脉络是清晰的。从以往拼规模、拼数量的传统比拼,转向对供应链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的全面把控,这或许是他从胖东来身上学到最核心的东西。
跟胖东来学习了十个多月之后,叶国富和于东来看起来关系密切。在现场,我看到他们坐得很近,并以兄弟相称。据于东来所说,帮扶企业是奉献行为,不涉及任何费用,也不要求任何回报,甚至异地帮扶产生的很多成本都由胖东来承担。那时候我就不禁在想,这种“义务帮扶调改”,对于胖东来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为了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好吗?
无论如何,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想要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消费参考,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