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费国海
3月28日晚间的一纸公告将创意信息(300366)推向风口浪尖。这家深陷诉讼泥潭的上市公司正式公告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实锤落地引发资本市场强烈震动。截至4月2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四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近30%,总市值蒸发逾10亿元,超3.2万户股东遭遇"闷杀"。
信披违规或面临处罚
事实上,这场监管风暴早有预兆。回溯创意信息发展轨迹,2022年与川综能签订的3.64亿元采购合同犹如一颗定时炸弹。在仅收到3898.8万元货款后,创意信息不仅遭遇巨额欠款,更在后续维权过程中屡屡受挫——成都中院2024年8月驳回起诉,四川高院10月维持原裁定,终审败诉的结果迫使公司全额计提3.25亿元坏账准备。尽管公告声称"不会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但市场用脚投票的反应已说明一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证监会立案调查恰发生在合同诈骗案司法程序终结五个月后。法律界人士分析,监管层介入可能针对公司在合同纠纷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存疑,特别是涉及3.64亿元重大交易的后续进展披露是否合规,将成为调查重点。若最终认定信披违规,公司将面临行政处罚,而受损投资者则可据此主张民事赔偿。
3月28日前未卖出可索赔
翻开业绩账簿,创意信息的经营颓势早已显露端倪。2020至2023年累计亏损达13.33亿元,2024年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续亏4800-7200万元,扣非亏损更扩大至3.43-3.67亿元。持续六年未能止血的业绩,叠加此次立案调查的监管利空,令公司基本面雪上加霜。二级市场上,公司股价自2023年高点已跌去68%,市值蒸发超25亿元。
针对此次事件,广东环宇律师事务所徐越惠律师指出,在2025.03.28(含当日)及之前买入并没有卖出,在2025.03.29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投资者,均可通过"索赔通"公众号或"AI索赔通"小程序提交身份证复印件、账户信息及交易对账单等材料进行维权登记。专业律师团队将根据证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符合索赔条件的投资者启动诉讼程序。
当前正值年报披露季,创意信息事件再次为资本市场敲响警钟。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监管层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加码。对于遭遇类似情况的投资者,及时保留交易凭证、关注监管动态、借助专业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已成为应对资本市场风险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