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综合报道
高力国际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呈现“总量去化、区域性复苏”特征。一季度甲级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达到3.6万平方米,虽然单季需求表现仍不及预期,但市场已连续7个季度实现整体市场去化,累计去化总量接近53万平方米。
该机构指出,今年第一季度,金融街,丽泽和中关村三大子市场成为市场去化的核心区域。
其中,在去年年底触及13.7%的高点后,本季度金融街市场的空置率回落至11.3%,依然是空置率最低的甲级写字楼子市场。该机构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国央企金融机构在年初的办公需求扩张以及自用面积增加。
高力国际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平均净有效租金已降至243.8元每月每平方米,环比下降3.2%,但降幅有所收窄,同比降幅达16.3%。
高力国际中国区办公楼研究负责人兼华北区研究部董事陆明表示,宏观有效需求不足仍将是制约办公楼市场需求持续恢复的系统性问题。当前北京写字楼市场需求类型高度集中在搬迁类,国央企新增需求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因素,但这些需求尚不足以扭转当前市场行情。
粗略统计,退租和缩租对于净吸纳量的影响可能达到30%至40%。这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既有企业借租金调整进行办公空间整合,也有企业搬回自有物业等原因。
因此,今年的甲级写字楼市场的净吸纳量将出现大幅下降。陆明认为,在市场需求表现中性的前提下,年度净吸纳量预计可能不会超过20万平方米。
但他同时指出,2025年将是未来三年北京新增供应压力最小的一年,在新增供应有限的前提下,空置率仍可实现小幅回落,不过租金下降趋势仍将延续。